三大原因致ERP顧問依然稀缺 |
發布時間: 2012/8/9 15:47:14 |
不記得具體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我們常常會看到一些這樣的報道,經常性的提到ERP行業的快速發展以及信息化人才的巨大缺口,而這種稀缺性的存在是否真的存在,又是怎樣形成的呢?在對ERP行業咨詢專家、用友管理軟件學院專家委員會委員葉根平老師的采訪中,他給出了詳細的解答。
首先是乙方企業(管理軟件服務商)沒有創造足夠的環境讓顧問去詳細地研究企業,如用友、金蝶、sap等類似廠商研究產品的很多,但研究企業的卻很少,而客戶企業恰恰需要的是研究企業的顧問。這類顧問需要經常性的去企業,以幫助企業解決問題、提升管理價值為導向,而不應僅僅是以業績為導向。倘若真的想為企業解決問題,必須有“神農嘗百草”的精神,當初神農需要找到很多藥來解救勞苦大眾,所以才會見到草就想去嘗試。“我們現在有這種精神的顧問很少,客戶企業很難遇到一見面就可以談的非常好,并且對自己的業務也很了解的顧問,這是稀缺性體現之一,既有顧問本身和工作環境的原因,當然也同是否接受過系統的教育和正確的引導有著很大關系。” 其次,第三方咨詢公司的咨詢顧問或者是高校培養出的人才,他們所研究的多數是企業宏觀戰略、人力資源、組織機構、績效等,而非具體流程等問題的診斷和解決,往往站在高處遠觀而落地較難。 (再看高校里面,雖然也開設了一些ERP相關的課程,但是僅僅是停留在理論和軟件操作的層面上,關于其背后的管理原理及實踐管理應用等方面卻涉及很少,當然,這跟我們的高等教育體制有關也和我們的教師有關,大學里擔任ERP相關課程的講師大多沒有在企業做ERP項目的經歷,所以講課自然也就無法深入到應用環節,這樣還是由理論到理論,很難培養出真正的企業需要的應用型人才。) 第三,部分企業尚未真正意識到顧問的價值。顧問這個職業成長路徑有特殊性,如果只靠項目摸索和個人自學,其在事業上和薪酬上的發展速度也是較慢的,同樣,企業在未看到顧問給自己帶來的巨大價值時也是吝于花大價碼來雇傭和培養的。以前,要想做顧問就只有“華山一條路”――在環境中自學、通過前人帶著在項目中摸索,但這樣成才慢、需要機遇和個人的艱苦努力,非常辛苦。 “當然,并不是說你接受過顧問課程的培訓后,你就是一個顧問,你得真正能夠為企業做事,得到企業的認可才能夠稱得上是一名顧問。現在情況比以前會好很多,很多企業開始意識到顧問的重要性,且愿意花錢給顧問,但是他一定要能夠感覺到你這個顧問值錢。”這個狀況是一個認識慢慢發展的過程。 發展到今天,顧問開始“屢見不鮮”,但真正優秀的顧問,企業卻苦苦尋求而不得。總之,ERP顧問的稀缺性確確實實的存在,這里講的是真正的顧問,被客戶、企業認可的顧問。顧問之所以會稀缺,就是因為作為顧問主產區的乙方企業尚不能營造環境鼓勵顧問到企業去深入研究;副產區的咨詢公司又把自己的“架”的太高,學校的教育、培養模式不足夠培養出這種研究企業具體問題的顧問;而需求區不敢貿然花錢給這些顧問,這三大方面的原因造成了今天ERP顧問這一中高端人才的稀缺。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enidc.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