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周末,證監會明確表態,百度向證監會報送的業務方案中未涉及8%保本保收益等違規內容。百度在同華夏基金的合作中,僅起到流量導入的作用,未參與基金銷售業務。
就這樣,被媒體幾番熱炒的百度違規嫌疑被證監會明確否認,百賺也得以名正言順地成功發售。但細看這次表態,其實另有玄機。百發事件最重要的爭議點在違規宣傳和多買多送特權上面,但證監會的公告中花了近一半的篇幅強調百度沒有參與基金銷售,這是為什么呢?
這還要從8%說起,這個8%百度在其官方網站上是明確顯示過的,筆者自己也存有截圖。根據證券基金法的規定,在基金銷售期間預測基金收益是絕對違規的,雖然百度在收到證監會上報材料的要求后迅速撤掉了8%的字樣,但不可否認的是,至少在某一段時間里,百發這個產品進行了帶有收益率預測的宣傳,而且利用這一宣傳贏得了不小的影響力。
而百度理財一期二期營銷活動期間所派送的“1分錢大禮包”更具爭議性。用戶完成了1分錢的支付行為,并獲取了百度明確寫清的“多買多送”特權,百度實質上是同用戶形成了合同關系。而根據基金銷售管理辦法的規定,基金的銷售是不能以任何抽獎、回扣、折扣、返利的形式進行營銷推廣的。
但是,各位看官注意,證監會強調百度并未參與基金銷售過程就要在這里發揮功效了。百度作為流量提供商,其業務根本不受基金銷售管理辦法和證券基金法中對于“基金銷售”過程中操作規范的約束。無論是8%還是多買多送,作為互聯網公司吸引流量的一種手段,就變得無可厚非了起來。
至于保本保收益,筆者沒有在百度的任何官方途徑看到這五個字。目前在中國的金融體系中,除了銀行存款以外,只有少數理財產品可以給出這一承諾。即便是華夏基金這樣的基金全牌照公司,其產品也均不存在保本保收益的說法。所以筆者大膽猜測,保本保收益的說法,有可能是媒體以訛傳訛,或對百度某些人士的發言斷章取義。
言至于此,不難發現證監會強調百度未參與基金銷售過程的良苦用心。8%和多買多送還有么?這個結果是肯定的,百度利用百寶箱做了一個緩兵之計,由百度錢包負責運營的這個自有資金投資項目到12月27日作為現金大禮送紅包給投資者,實際上還是完成了百度給出的諾言,不違反合同法的規定。就這樣,在證監會的配合下,百發從容度過了法律和監管兩面夾擊的難關,一天十億的創紀錄銷量,也讓百度達成了一鳴驚人的目的。
透過百發這個事件,其實我們更應該注意的是監管部門在今年互聯網金融井噴式發展的大背景下所采取的策略。對于傳統金融業務,“一行三會”的監管范疇是相對穩定的,只有金融創新和衍生品方面會有一些暗地中的較量。但互聯網金融目前是一片尚未開墾的處女地,所以已經表態的央行和證監會都對互聯網金融持非常積極的態度,也正因如此,證監會才會如此為百度保駕護航。
央行作為金融行業的統管部門,是最早涉足互聯網金融監管的,而首先監管的是目前已經相對成熟的第三方支付行業,目前第三方支付、第三方基金支付的牌照都是由央行發放。除此以外,央行以劉士余副行長為首的行領導率領多個部委,對P2P網貸行業重視程度極高,且對眾籌也有所調研,外界紛紛猜測,明年央行可能會對這兩個行業,特別是P2P實施牌照管理,出臺監管措施。
在和一些網貸平臺行業朋友交流時,驚悉銀監會也在調研針對P2P行業監管的可能性,但具體內容還不得而知。由于P2P網貸在中國早已變異成平臺自擔風險,甚至自行管理資金和資產的重新匹配,也就是所謂的影子銀行業務。銀監會的介入也就順理成章,不過由于畢竟P2P網貸不是銀行,銀監會如果想介入針對P2P的監管,恐怕還需要在央行對P2P平臺風險撥備、資產拆分等方面做出規定后才能有所動作。
證監會作為互聯網金融監管的后來者,卻大有可為。余額寶、百發這些貨基理財自不必說,證監會通過基金公司完成了對互聯網金融渠道的監管過渡。除此以外,供應鏈金融的信貸資產證券化、基金淘寶店等等也均屬證監會的監管的范疇。
更值得注意的時,證監會最重要的監管對象券商尚未在互聯網金融方面發力,一旦互聯網巨頭同券商擦出火花,資管業務、債券業務、期貨業務……各位看官不妨發揮一下自己的想象力,證監會在其中能夠起到多么巨大的作用。
河南億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www.laynepeng.cn)始創于2000年,專注服務器托管租用,是國家工信部認定的綜合電信服務運營商。億恩為近五十萬的用戶提供服務器托管、服務器租用、機柜租用、云服務器、網站建設、網站托管等網絡基礎服務,另有網總管、名片俠網絡推廣服務,使得客戶不斷的獲得更大的收益。
服務器/云主機 24小時售后服務電話:
0371-60135900
虛擬主機/智能建站 24小時售后服務電話:
0371-55621053
網絡版權侵權舉報電話:
0371-60135995
服務熱線:
0371-6013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