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軟件網訊)自從2007年iPhone問世以來,手機行業已經發生巨變:智能機逐漸當道,行業競爭模式變成軟件+硬件+服務的綜合比拼,兩大陣營以蘋果iOS操作系統為代表的軟硬一體的封閉模式和以Google Android系統為代表的開放模式已成為主流,三星(微博)、HTC等硬件廠商都依附在Android平臺。
微軟和諾基亞顯然被拋在這股洪流之外,所以當諾基亞公布和微軟的聯合新戰略之后,Google副總裁維克·岡多特拉曾公開嘲諷“兩只火雞成不了鷹”。
這位在諾基亞低谷期新上任的CEO做出壯士斷腕的變革決策:放棄諾基亞多年的塞班系統以及和英特爾合作的MeeGo系統,投身微軟的Windows Phone。當時艾洛普稱,諾基亞已經站在燃燒的平臺上,唯一的生路就是縱身一躍,跳入大西洋。
按照CEO史蒂芬·艾洛普的方式形容諾基亞的處境,它至少現在還浸在冰冷、黑暗的大西洋海水中。諾基亞剛剛發布的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其虧損已經達到9.29億歐元,市場份額也下滑到29%,艾洛普承認“業績令人失望”。
艾洛普的戰略在外部得不到信任,在內部也經受過頗多質疑,這些都考驗著艾洛普的管理智慧。在一年多時間里,艾洛普確定戰略、調整架構、規劃新品,最終在2011年底上市了宣告回歸的LUMIA系列,并在今年不久前,將這個系列帶到中國。
憑借這個系列妄圖絕地反擊,可能還過于樂觀。過去的這一年多,這家公司內部發生了商業世界最劇烈的沖突和變革。現在,艾洛普說最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了。
攻守同盟
當微軟商業部門總裁的艾洛普被諾基亞董事會任命為新任CEO之后,他突然有了一個當之無愧的身份:他是世界上最了解諾基亞和微軟的人,他應當利用這個身份(當然前提是他已經認定諾基亞的塞班系統和MeeGo系統已經無法參與這場競爭)。
艾洛普說,他和諾基亞最早的淵源要提前好幾年。當時,諾基亞和微軟達成一項戰略合作,將微軟的Office預裝到諾基亞的手機中。那時,代表微軟簽約的正是艾洛普。如外界所見,這個合作幾乎沒掀起任何反響。作為項目負責人,艾洛普當時就認真分析過合作難以推進的原因以及兩家公司的工作方式,微軟是一家以軟件思維主導的公司,而諾基亞的邏輯則以硬件為主導。
如今這些先天的基因反而決定了諾基亞和微軟的合作順理成章,但現實情況是艾洛普先考慮“勾搭”Google,但這可能是艾洛普的虛晃一招。要知道,一直還保持著矜貴姿態的諾基亞,早在兩年前就用一個笑話闡明了對Google Android的態度:當時諾基亞的一位高管被問到是否會使用Android系統,那位高管說,芬蘭的冬天很冷,所以有些小男孩會尿褲子取暖,如果諾基亞投身Android,和小男孩的行為無異。諾基亞最終將和三星、HTC等一樣變成了普通的硬件合作伙伴。
對微軟來說,一旦這個全球最大的手機硬件制造商投入Google的懷抱,本來已經處于劣勢的微軟將在移動領域完全失去話語權。最后,在微軟這里艾洛普爭取到了更多資源。和微軟的合作,將能夠在確保諾基亞自身優勢的情況下,和微軟一起建立除蘋果和Google之外的第三個生態系統并將發揮更大的作用。
2011年2月,諾基亞最終宣布和微軟合作共同開發Windows Phone操作系統的戰略。“當時聽到這個合作,第一感覺既興奮又緊張。興奮的是雙方強大的優勢互補,而緊張的是兩家大公司合作的執行效率。這種合作的談判如果拖延太久會使我們的市場環境變得更加被動。”諾基亞互聯網服務事業部首席架構師沈強說。沈強同樣來自于微軟,這讓他對諾基亞和微軟的做事方式也有較為深刻理解。
外界看來,將微軟的Windows Phone系統作為諾基亞智能手機唯一平臺之后,艾洛普實際是將命運系在微軟身上。艾洛普的決心不止于此,在內部員工的動員會上,他這樣描述和微軟之間的關系:(參與者)要為操作系統的下一次變革貢獻自己的力量,致力于建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Windows Phone操作系統。顯然,艾洛普認為諾基亞將在這個組合中超出硬件廠商所可能發揮的有限力量,換言之,諾基亞將是這個系統的共同締造者。
“微軟的背景使得艾洛普能夠更加深入全面理解微軟的戰略與資源,如果沒有微軟背景,一般的領導人可能更容易將合作和談判的中心局限在Windows Phone部門,但實際上此次合作深度整合了微軟多個部門的資源,并且在多個層次上保障了執行的流暢,以及合作的緊密。”沈強說。現在諾基亞有專門負責諾基亞和微軟戰略聯盟項目的副總裁,帶領團隊在西雅圖的微軟總部工作。無論是技術層面還是市場銷售層面,雙方的中國團隊都能很順利地和對方的國際團隊進行直接對話,“這種緊密合作關系,超過很多中國本土外資企業的戰略合作關系。”
沈強沒有想到,艾洛普很快就結束了這場談判,并且將雙方的優勢疊加得比外界預期的充分。從協議已經公開的部分顯示,諾基亞將共同參與微軟移動操作系統的產品路線圖,共同定義產品。諾基亞在過去幾年經營的部分應用服務,比如地圖將代替微軟的服務。艾洛普稱諾基亞在合作中將以“軟件+硬件+服務”多方面影響這個操作系統,隨之而來,將是從這個系統中享受收益乃至微軟的補貼以渡過難關;在市場層面,諾基亞對全球市場有深刻理解,有廣闊的分銷渠道進行分銷,以及覆蓋不同價位區間的產品線,這將快速幫助Windows Phone擴大市場份額。最后,依靠傳統的優勢互補,二者將美國和中國確立為重點市場。
最使沈強吃驚的,是協議達成后半年時間,諾基亞就發布了基于Windows Phone操作系統的LUMIA800和LUMIA710兩款產品。“諾基亞和微軟要形成一個高效的團隊,首先要有一致的目標和行動。在技術和市場上,雙方要對各項任務優先級達成一致的計劃;形成一致的工作方式,使得不同公司間的溝通方式、工作方式能夠順暢對接。諾基亞此前并沒有與微軟平臺的合作關系,建立全新的手機平臺需要從無到有組建技術團隊,建立全方位的合作運行流程,聯合技術研發,以及和全新的供應鏈伙伴的合作。能夠從宣布戰略起不到一年的時間內順利推出覆蓋高中低端的四款優質產品,這樣的速度對于大公司可以說是神速。”沈強說。
這的確是值得雙方團隊為之驕傲的產品。諾基亞的外觀設計,加上微軟推翻之前的操作系統Windows Mobile重新來過的Windows Phone所帶來的更好的用戶體驗,但是作為生態環境的競爭,應用的缺少顯然是其被詬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比應用缺失更嚴重的,則是在兩家公司緊密合作背后所不能避免的利益取向難題。在最近的股東大會上,有股東提問艾洛普:似乎Windows Phone平臺上的Skype在影響諾基亞手機在電信運營商渠道的銷售。艾洛普承認了此事。Skype是一家全球性互聯網電話公司,向用戶提供免費的高質量通話服務,這自然遭到電信運營商的抵制。在2011年,微軟以85億美元收購Skype并將其整合進入Windows Phone平臺。那么現在的問題是,諾基亞使用了集成Skype的微軟平臺而受到電信運營商的抵制。
雖然艾洛普解釋,諾基亞和微軟都在以各種方式接受Skype,但這一事件揭示了諾基亞和微軟作為戰略合作伙伴產生隱患的可能。
同樣,因為微軟對于平臺的限制,LUMIA系列硬件配置都未達到市場高端機型標準,這實際限制了諾基亞拉升價格區間的可能,而隨著Windows Phone升級到Windows Phone8,局面將更加復雜,有消息顯示三星和HTC都將會推出高端機型,包括中興在內也將有更多廠商加入,這雖然能夠壯大Windows Phone平臺的聲勢,但也無疑將與諾基亞爭奪渠道,諾基亞如何將自己在這個生態圈中的差異優勢擴大,是艾洛普接下來要重點解決的問題之一。
內部革新
艾洛普的精力不僅要用于外部合縱連橫,作為一個空降兵,如何讓諾基亞內部接受劇烈的戰略變革,也是他需要費心思考的問題。
實際上在諾基亞內部,尋找CEO替換前任康培凱的跡象早在一年前就顯露端倪。只不過當時諾基亞董事會的想法是希望從內部提拔,這受到美國投資者的強烈反對:他們顯然認為靠諾基亞自身的力量已經無法將其拖出泥潭。在此情形下,這個來自微軟的加拿大人有了足夠的變革空間。
可員工并不這樣認為,他們指責艾洛普是微軟安插到諾基亞的“木馬”。諾基亞和微軟的結盟意味著諾基亞必須放棄自己的塞班和MeeGo系統。這兩個系統不但代表著諾基亞長久以來的驕傲,更重要的是在IT行業“從硬到軟”的大趨勢下,放棄操作系統,幾乎就等同放棄未來。因此,超過萬人的塞班和MeeGo工程師走上街頭抗議;小股東組團要求艾洛普辭職;發泄不滿情緒的人們認為,艾洛普的最終目的是敗壞諾基亞,使微軟以極低價格收購。很長時間里,對于戰略的懷疑都在困擾著諾基亞員工—是的,塞班的確是太老了,不好用了,可是我們應該放棄MeeG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