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標準缺失 國際話語權花落誰家尚不知 |
發布時間: 2012/8/22 14:30:18 |
據美國調研公司ForresterResearch最新研究稱,2011年全球云計算市場規模將達到407億美元,2020年將增至2410億美元。云計算儼然已成為信息產業新一輪競爭點。不管是企業還是國家,商機面前,布局有之、規劃亦有之:
2011年2月,美國發布《聯邦云計算戰略》,宣布將2012年的800億美元聯邦IT預算中的25%投入到云計算領域; 2010年年初,歐盟專家小組就建議歐盟及其成員國為云計算研究與技術開發提供激勵,促進云計算應用; 韓國政府計劃2014年之前向云計算領域投入巨資,將韓國企業在全球云計算市場中的占有率提高至10%; 中國政府在“十二五”規劃綱要及《國務院關于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中,均把云計算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的重要部分。 可見,云計算熱潮風起云涌,在中國,更在全球。然而,無論是國外的云還是國內的云,無論是共有云還是自由云,是行業云還是地區云,概念的噱頭總有新意,而實戰演練卻悄然無息。與此同時,大量重復建設項目層出不窮,資源浪費情況可見一斑。 分析來看,其根本原因主要在于產業標準化的缺失,而實際上的云計算標準可能是市場競爭的必然結果。一般來說,企業有應用,企業有企業的標準,假如到老大或者壟斷的地位,它的企業標準有可能上升為國家或者國際的標準。 在國外,云計算聯盟包括院校、包括業界,都在積極的參與制定國際通用的云計算標準;在國內,我們的好多技術基本上大量是國外標準的翻版,應用上的差距導致我們跟著人家跑,發展滯后何談標準的制定?所謂強者恒強,游戲規則的制定總是掌握在勝利一方的手中。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