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創銀聯總經理于曉軍:創業者的老兵新傳 |
發布時間: 2012/8/17 11:16:29 |
當“老革命”遇到新問題
思創銀聯成立至今僅僅7年時間,但作為創始人之一的總經理于曉軍卻已經不再年輕。盡管如此,于曉軍依然笑稱,自己的創業沖動可一點不比年輕人小。創業對于年輕人來說,可能是一盤刺激的游戲,也許是一場傾盡全力的拼搏。但對于曉軍來說,只是在合適的時間和形勢下做出的一個正確的選擇而已。 “有一句話我還是很贊同的,那就是時勢造英雄,每一個時間點上都有不同的人物出現,我和思創銀聯只是恰好出現在這個時間點上而已。”幾年前于曉軍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聽到北京要發行第二代身份證,他立刻敏銳的意識到這將是中國在人類歷史上的一件壯舉。以二代身份證作為介質,打通了物理世界和虛擬世界的對應關系。“那時我是做IT行業的產品銷售,但是對IT技術和社會的進程改造一直很關注,而二代身份證這個事情,讓我們看到了技術帶動社會進步的契機。” 機會只屬于有準備的人,那時的于曉軍毅然停掉了先前的技術貿易公司,再一次重新開始,于是就有了現在的思創銀聯。 思創銀聯從二代身份證開始,再到后來的網銀自助終端,于曉軍在創業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當云計算興起時,我們覺得這又是一次機會。云計算注定要改變我們的世界,這也是我們投身其中的原因。”經過醞釀,于曉軍的云計算戰略開始浮出水面,“我們將從金融行業入手,推出行業定制的云端PAD。”但是他的眼光并不僅僅停留在行業,而是瞄準了個人市場這片更廣大的市場。 從領導者身上可以看到一個企業的影子,而企業也在無時無刻影響著它的領導者。于曉軍認為企業和人都要有對事態發展的最基礎的判斷,“人與人的差距在什么時候出現呢?就是從最初目標線的設立上。”有人想當總統,有人想當普通人;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是為自身設立的目標服務。他覺得做企業和做人有很多相通的地方,“戰略目標的制定對企業來說至關重要,除此之外,對技術方面要保持一定的敏感度,掌握未來技術的發展方向和客戶需求的變化,這就是我們的目的。” 設定了目標,就要想方設法的去完成它,于曉軍說從某種意義上講是企業選擇了我,所以我必須承擔起責任。不管付出什么代價都必須去做,沒有這樣的精神覺悟,企業不可能做大,也不可能做強。 看破世情與駕馭世情 很多時候于曉軍給人的感覺并不是一個企業家和商人,反而是一位出世的隱者,財富名譽和聲望好像并不是他追尋的東西。經過人生起伏,看盡人間百態后的他,到底追求的是怎樣的回報。 “我年輕時也渴望收獲財富名望和榮譽,但到了一定年齡之后就會發現這些東西不是那么的重要了。這時對我來說重要的是如何找到心底的一片寧靜。”于曉軍非常推崇中國傳統文化中淡泊名利,寧靜致遠的心境。他坦稱企業是一定要盈利的,但是作為個人來講,怎樣去看待這個問題就非常值得思考了。“我并不是抱著賺錢的態度來管理企業的,這個心態可能年輕人很難理解,但當你到了一定的年齡就會明白,個人的榮辱有時候并不重要,最重要的事情是做一些對團隊、對社會有意義的事情,在這個過程中,作為個人來講,肯定會放棄掉一些東西,但我認為這是值得的。”所謂舍得,乃有舍有得而非為得而舍。或許只有經過歲月的磨礪,才能悟得其中因果。 創業不會一帆風順,這簡單的一句話在每個創業者的心中都會有不同的體會。當公司處于轉型期時,一些員工看不到未來,感受不到使他成長的力量,因此選擇離開。對于于曉軍來說,這是他感到最痛苦的時候。“作為企業的領導者,你要給大家目標和未來發展的方向,這是我必須做到的事情。當有一天你不能給人這種感覺了,這時我就會產生很深的挫敗感。”當你帶領著一個團隊,在市場上拼殺,人們借跟隨你來實現自身的價值,找到自己存在的意義。而你不能給他們這種感覺時,人們自然會選擇離開。 回憶公司幾年的發展歷程,于曉軍欣慰的說我們還是培養了很多年輕人的。“創業公司是非常鍛煉人的,有時候可以把思創銀聯看作是一所學校。這些年輕人在我們這里獲得了成長,學到了知識,雖然他們的離開會讓我感到有些難受,但換一個角度想,其實我們也是在為社會輸送人才嘛。”作為公司的領導者,他也會和員工交流溝通。不僅僅局限于工作,更多的是關心員工的個人的發展。這時的于曉軍更像是一個長者,盡管他笑稱現在的社會人員流動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從他略微低垂的雙目中,還是感到了一絲落寞。 老夫聊發少年狂 自88年從商至今,于曉軍在各行各業都有所建樹后,為什么會選擇云計算這個新興的行業來重新開始呢?于曉軍嘆道,“現在很多東西都是中國制造,但是卻掛著外國公司的牌子,我們中國儼然成為了世界工廠。這個事情對我的沖擊是非常大的,如果任其發展,在云計算時代這個問題會變得更加嚴重,現在讓他們掙走的只是錢,但將來讓他們得到的會是更加寶貴的數據。”說到這里他的表情變得嚴肅了起來,目光移向了遠處。“我是想趁著還能做點事的時候,能夠研發出擁有我們的自主技術、自己品牌的東西,可以產生核心價值的產品和服務。”這可以說是他創業的原始驅動力。 于曉軍聲稱自己很佩服韓國人,因為韓國人有極強的民族自尊心,而且韓國人幾乎都在用本國的產品。雖然這樣來說略顯狹隘,但他斬釘截鐵的表示,一些重要的數據一定要掌握在中國人自己手里。“所以我們從二代證開始、到之后的網銀機,都是有我們自己的技術品牌在里面。我們選擇金融行業作為突破口也是因為金融行業關乎國計民生,這個行業從終端到數據一定要牢牢掌握在我們中國人手里。”無論是于曉軍還是思創銀聯,都想通過自己的努力,做一些實實在在的事情,希望能夠融入到社會發展的進程中,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交流中于曉軍好像更喜歡聊聊行業的發展,談一些成敗與經驗,卻鮮少提及自己。這不禁讓人奇怪,作為一個在商海中打拼多年的人,身上一定有著很多故事,經歷了無數的輝煌。但似乎他總在有意無意的回避這些問題。再三追問下,他表示暫時不想打造個人品牌,“如果為了公司的發展,我不拒絕被包裝成云計算的時尚偶像。但是現在還不是時候,目前來講我們只是想踏踏實實的做事情。”但是當我們回歸行業,會發現云計算并不是一個讓人感到親切的行業,雖然云計算注定會改變人們的生活,但至少從現在來講,普通民眾對云計算并不關心。于曉軍這個觀點也表示贊同,“純技術是不被人理解的,只有轉化為實際的產品時,人們才會對他產生興趣。相對于其他行業,云計算受到民眾的關注的確實非常少的,但隨著技術的成熟,云計算肯定會受到人們的關注,這時候如果需要我站出來,肯定是沒有問題的。” 也許在不久的將來,隨著科技的發展,云計算不在高高在上,而是進入每個人的家庭和生活時,我們可以看到云時代下的時尚英雄意見領袖們意氣風發,指點方遒。 精神的安寧更加重要 在創業的道理上有人選擇和伙伴并肩前進,也有人選擇暗夜獨行,孤身上路,但每個創業者都會經歷坎坷和磨難。作為一個男人,于曉軍并沒有把創業中的困難告訴家人。“要與家人分享你的成功和快樂,這是我的原則。宣泄負面情緒的方法有很多,我就喜歡打球、跑步、游泳,這些都是很好的方式。”累的時候,就要把自己從現實中抽離,追求一種放下的感覺。只有放下了,在接下來的道路上才能調整好狀態,輕裝上陣。 于曉軍是個看不出年齡的人,但他所追求的東西,絕不是年輕人能夠看懂的。“我經歷過很多的事情,人生起落,創業的成功和失敗。隨著年歲的增長,我體會到一定要善待這個世界,對這個世界善良也是還自己一個安寧。無論獲得多少財富多少權利和名望,你的內心感覺不到寧靜,也不能稱的上幸福。” 一路走來,于曉軍見證了中國的劇變,歷經了人生的坎坷。這時對于他來說最幸福的也許是能多一點“夜深人靜時,獨坐夜空下。一壺清茶,一輪明月。身外有清風,心中無雜念。”的時間和空間吧。 關于小西訪談室: 走進創業者的世界,聆聽創業者的經驗,傳遞創業者的精神,不期待能改變您的職業生涯,只為引起您發自內心的思考。速途網創業訪談類欄目《小西訪談室》,由速途網編輯小西為您講述無數互聯網創業者的動人故事。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