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譜寫企業創新活力 |
發布時間: 2012/8/16 14:55:28 |
作為一家擁有16年發展歷史的互聯網企業,萬網被看作是我國民營IDC的佼佼者。但同樣,16年專注中小企業市場,其不免也被貼上了“隱形冠軍”、“老牌企業”甚至“缺少創新”的標簽。大部分人將萬網品牌與“域名”劃等號,甚至有市場聲音斷言,傳統IDC已是遲暮,將被移動、聯通等電信運營商打壓取代。
時隔不久,云計算飄然而至,以萬網為代表的民營IDC企業迅速把握住了這一全新的市場機遇。通過短短1年時間,不僅將其全部產品轉型云服務,更順利幫助近30萬中小企業成功登“云”,并順勢推出云開放平臺,大張旗鼓地開始了從互聯網基礎服務提供商向應用服務提供商的角色轉變。 從2010年底開始,萬網的市場聲音漸強,到今天,再提及“萬網”,人們想到的已不僅僅是域名,更多的人會說“中國的亞馬遜”或者“為中小企業提供云服務”。 “云計算再一次激發了萬網的生命力,成為企業發展新的活力基因。”萬網副總裁董默認為,IDC在云計算理念和技術的影響下,實現了很多應用上的突破,不夸張的說,云計算引領了IDC產業的再次騰飛。 以用戶為導向的協奏曲 云計算的生態鏈一般分為IaaS(基礎設施即服務),PaaS(平臺即服務)和SaaS(軟件即服務)三個層面,IaaS層以提供云計算基礎資源服務為主:如云主機、云存儲等,而萬網作為互聯網基礎服務的提供商,在IaaS領域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例如萬網推出的云主機服務,2011年7月推出后迅速實現大規模商用,目前已經擁有超過三萬家付費用戶。 在PaaS(平臺即服務)方面,知名的軟件商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比如說谷歌、SalesForce等,當然還包括國內的淘寶網開放平臺、百度開放平臺等等。但萬網近期也將目光瞄準了PaaS領域,通過打造云計算開放平臺,實現廣大中小企業與優質應用開發者和知名第三方軟件企業的之間的溝通與合作,與產業鏈合作伙伴共同成長。 董默透露,萬網正醞釀推出自己的云計算開放平臺,前期已與數家知名的軟件與互聯網應用企業達成了深度合作,通過豐富的應用資源實現應用和空間的完美結合,為中小企業用戶提供從基礎建站到互聯網垂直、細分化的各種服務。 “萬網對自身40萬的中小企業用戶有著深刻的認識和了解,但目前我國還有超過80%的中小企業沒有應用互聯網,對缺乏資金和技術實力的他們來說,提供更為便捷和高性價比的一站式互聯網服務正是其迫切需要的。”董默表示,萬網要做的就是拉低中小企業應用互聯網的門檻兒,讓他們也可以跟品牌企業一樣,利用互聯網更好的實現企業展示與營銷推廣,進而提高中小企業在Web2.0時代的市場競爭力。 以云計算為中心的主旋律 美國國際數據公司(IDG)預測,到2012年,全球云計算服務市場規模預計將達到420億美元。美國市場研究公司IDC公布的數據顯示,2010年中國云計算服務市場規模已經達到3.2億美元,未來將以接近40%的年復合增長率增長,到2014年其規模將超過10億美元。云計算發展所帶來的業務量、信息量及用戶數量的快速膨脹,迫切需要規模化的數據中心來提供平臺支持,這給像萬網這樣的IDC企業帶來新的機遇。顯然,萬網并沒有錯過這一千載難逢的市場機會。 自2011年發布云計算戰略以來,不斷推陳出新的產品與服務仿佛激發了萬網又一次生命力,無論是用一年時間幫助近30萬中小企業登“云”,還是近期推出萬網云計算開放平臺,甚至是試水企業應用產品市場,這些都是基于云計算而衍生出的一系列產品與服務創新,這也正是我們從萬網身上所能看到的“云”動力。 從幫助中小企業踏出互聯網的第一步——找到合適的域名,到今天提供包括域名、主機、建站和基于云計算開放平臺的一系列企業級應用,中小企業可以在萬網實現一站式的互聯網之路,不再為各種繁多的軟件安裝、配置主機環境而發愁,也無需購買硬件設備,無需專業技術人才就能夠享受各種優質的互聯網產品。毫不夸張地說,萬網正試圖通過云計算,打通中小企業信息化的“最后一公里”。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