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M及ERP等管理軟件在我國企業中實施尚不足十分之一 |
發布時間: 2012/8/16 14:38:40 |
目前,國際上企業應用最為廣泛的供應鏈系統是供應鏈管理(SCM),部分企業由于對物流的需求只局限于倉儲、或者對物流需求比較有限,則會選擇使用供應商管理庫存系統(VMI) 和企業資源計劃管理(ERP)中的管理部分。據調查顯示,SCM、VMI及ERP等管理軟件在我國企業中實施的尚不足十分之一,其中制造企業應用情況略好于流通企業,流通企業中實施供應鏈管理軟件的比例目前則僅為3%左右。
由于我國多數企業沒有應用SCM等流程優化技術,使得上下游企業之間的活動難以得到有效的協調,其結果,一是上下游企業之間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流程優化和功能的整合無法開展;二是上下游企業之間活動中的重復操作、準確性差、可靠性低等問題無法得到根治,從而影響每一個企業的運作效率,增加資源占用和成本開支;三是上下游企業之間沒有快速、及時和透明的信息傳遞和共享機制,其應對市場需求變化的快速反應能力就難以形成,不僅影響每個企業的市場競爭能力,而且直接影響到上下游企業乃至供應鏈的整體競爭能力。 發達國家企業依托信息技術的支持,服務和經營范圍已經轉向供應鏈全過程的管理和運作,為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提供全面的解決方案和一體化的服務。而我國絕大多數企業目前尚不具備為供應鏈上下游企業提供全面解決方案和全方位服務的能力。另一方面企業本身信息化程度也比較低,其內部功能整合和一體化也處在起步探索過程中,企業對全方位服務的市場需求還比較少;企業競爭仍然停留在圍繞企業在不同環節的服務需求這個初級水平上。同時由于信息化水平普遍較低,就企業內部的發展情況來看,信息技術和信息管理在管理中的應用也比較少。 加強供應鏈管理軟件和其他信息技術的應用刻不容緩 針對以上情況,博科資訊總裁沈國康指出,企業要想增加自身供應鏈的競爭力,首先要對管理軟件的重要性產生足夠的重視。通過合理運用供應鏈管理軟件,企業可以有效降低庫存和運輸成本;整合各業務環節,協調同步的經營活動,實現實時的信息交流,確保各環節之間信息透明;協同上下游之間進行整合和合作,將整個資源都連接起來協同管理;實現業務應用過程中的個性化、差異化;任意重新定義的業務組合以滿足貨主的要求或某些行業特定的要求,以最小的成本來為客戶服務,最終達到優化供應鏈資源,提高企業的長期競爭力的長遠目標。 沈國康還指出,僅靠企業自身還遠遠不夠。國家應當盡快制定推進我國社會和企業信息化發展的規劃或綱要,以加快我國經濟與社會信息化發展步伐,從整體上提高我國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水平,為產業的發展創造良好的技術環境和市場需求。同時,信息技術應用水平的提高有賴于相關應用軟件和技術設備的開發,因此,國家要鼓勵和支持信息技術及相關設備的開發研究活動。一是在國家重點科研計劃中加大對技術、特別是信息技術應用方面的研究和開發力度;二是鼓勵和扶持企業運用信息技術改進管理和運營手段;三是扶持上下游企業之間信息交流和信息共享的網絡建設和管理創新。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enidc.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