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成滅頂之災 對ERP抑或是一個契機 |
發布時間: 2012/8/16 13:41:46 |
不可否認,由美國次貸危機而引發的全球性金融海嘯,正在影響到中國,影響中國的ERP行業。目前,已經有媒體報道,一些中小ERP廠商因為銷售不景氣已經倒掉。中國ERP行業正面臨一個重大的考驗。不過,就我看來,此次金融海嘯是一次危機,但也是一個機會。如果企業采取了得當的ERP策略,如果ERP廠商借這次找到了發展的契機,金融海嘯或許就變成了一件好事。
內功 在這次金融海嘯中,受影響最大的是中小企業,特別是外向型,制造型的中小企業。據報道,在出口受阻,銷售不利的情況下,沿海倒閉的這類企業已經很多了。但是,如果仔細審視會發現,這類倒掉的中小企業,采用ERP等信息系統的,是少之又少。這揭示了一個問題:如果這些中小企業很早應用了ERP系統,以提升管理和效率,結果是否有所不同的呢。我想,這完全可能的。 在目前中小企業“開源”沒有更好辦法的前提下,采用ERP來節流,未嘗不是一件好事。而且,這種提升管理和效率的方法,積極影響也是長遠的。因此,對ERP廠商來說,金融海嘯來了,應該說反而是一次機會。問題是,ERP服務商如何做,才能讓企業接受,并能給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價值?ERP服務商顯然需要思索。 反思 經過了多年的發展,目前ERP可以說已經為廣大大中型企業、事業單位所接受,并帶來了卓越成效。不過,我們依然看到,許多國際ERP廠商由于對中國的實際把握不到位,一些國內ERP廠商在管理理念和方法上不夠先進,都成為了ERP向中小企業推進的重要阻礙。 究其原因在于:ERP發源于歐美,建立在一套完善的管理理論、流程的基礎之上。但中國很多企業管理基礎薄弱,業務流程比較特殊,因此,ERP來中國時會普遍“水土不服”,目前這種狀況依然存在。本地ERP企業對本地企業的需求可能把握得更到位,成本也控制的更為理想。但上馬ERP項目的實際收益與期望收益依然存在巨大差距。原來,隨著經濟全球化和一體化進程的加快,特別是全球制造業向中國這樣的國家轉移,中國市場日益成為全球市場的一部分。中國作為中小企業,即使在本土運營,也面臨全球性的采購商機、合作和競爭,參與全球化的產業鏈的構建、運轉和維護,甚至和一些跨國巨頭競爭。因此,他們同需要先進的管理思想,優化的業務流程等等,讓企業站在一個國際化的平臺上。 因此,要把握這次機會,要求ERP服務商,必須能既了解國際,又有本土的把握理解力,才能真正給廣大中小企業帶來實實在在的效率和管理提升的效果,助力他們渡過這個“冬天”。 機會 危機時刻,更顯英雄本色。哈通認為,目前中小企業的ERP上馬更為迫切,但關鍵是,如何把握關鍵環境,特別是在產品選型,實施階段。其中,對ERP實施服務商而言,最重要的是經驗和人才,以及全球化和本地化淵源。 目前國內本土ERP實施服務商如雨后春筍,發展很快。但對國際化管理思想、流程的認識不足,以及經驗不夠,人才短缺,卻是不可回避的問題――據權威部門統計,未來3年國內ERP市場將至少短缺10000名實施人才,而目前國內合格的ERP實施顧問不過三千人。 同樣是金融危機,有的可能遭受滅頂之災,有的卻能逆風飛揚。關鍵是,我們怎么去做。愿和金融海嘯下的中國中小企業和ERP服務商共勉。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enidc.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