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計算2.0時代:電信運營商角色之變 |
發布時間: 2012/8/16 10:29:15 |
云計算2.0時代:
電信運營商“搭便車”還是做“火車頭” 計算資源是類似于水電的基礎資源,而在國家層面,對于基礎資源的掌控一直堅持自主原則,相信在國家層面會為電信運營商發展云計算產業提供諸多助力。電信運營商在云計算領域機會巨大,只是不要守株待兔,坐失先機。 為提升計算能力,IT廠商不斷推出新品,同時IT設備采購商也不斷投入資金進行IT設備的優化升級。然而購入計算能力更加強大的新產品是否是企業提高計算能力的唯一途徑?云計算的到來,讓企業有了更好的選擇:在不購入新品的情況下,通過虛擬化等技術可以提高自身IT資源的使用效率,以集約化的方式實現IT利用率的增長,從而降低IT投入成本,提高企業競爭力。 隨著云計算的IaaS、PaaS、SaaS模式的逐漸形成,企業或個人消費者甚至可以采用租用等方式購買IT資源,更加劃算。租用模式允許用戶選擇IT資源的類別、品級、使用年限等,完全圍繞自身的需求,而不是被動接受IT廠商給出的解決方案。 顯然,這是一場深刻的產業變革。作為IT基礎資源的重要提供者之一,電信運營商在整個產業鏈之中具有基礎性的地位。不過由于電信運營商在各種增值服務上的弱勢,其正在逐漸淪為“啞管道”。各種IT資源借助電信運營商到達企業或個人用戶,產業鏈的大部分價值被IT廠商占據,電信運營商則被邊緣化了,其發展空間越來越有限。能否借助云計算進行轉型,是關系到未來電信運營商發展的關鍵一步。 “搭便車”的心態 在云計算概念出現之前,還曾有網格計算、效用計算等概念,網格計算是將一群松散耦合的計算機組成的一個超級虛擬計算機,常用來執行一些大型任務;效用計算是指將IT資源進行打包銷售并按量計費,像使用電力等公共設施一樣。云計算可說是兼備了兩者的優勢,是IT行業未來的趨勢。 相對于國外,國內的電信運營商起步相對較晚,而且重建設、輕應用。國外最早涉足云計算的電信運營商是美國的AT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