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研報告顯示用戶需求SCM已經超過ERP |
發布時間: 2012/8/16 9:08:00 |
權威機構的調研表明,在經濟增長緩慢階段,87%的管理者認為實施積極全面的供應鏈管理是最重要的企業戰略,71%的企業管理者正在身體力行。物流供應鏈管理軟件的供需量呈加速度趨勢增長,SCM開始超越ERP成為未來中國企業管理信息化的征程中,挖掘利潤源的首選。
將信息技術與管理理念結合起來,是企業管理領域的偉大飛躍。美國著名的計算機技術咨詢和評估集團Garter Group Inc.提出一整套企業管理系統體系標準,在制造資源計劃管理的基礎上進一步發展成為面向供應鏈的管理思想,這就是Garter最初設計的ERP的含義。 從20世紀60年代起,企業就開始了管理信息化的應用,逐步地實現了對采購、庫存、生產、銷售、財務和人力資源等業務的管理,使其內部業務流程和處理實現了自動化,ERP為企業內部縱向一體化的有效管理創下無法忽視的功績。雖然Garter設計的ERP管理思想包含著供應鏈管理,但是在經濟全球化蓬勃發展的今天,ERP在供應鏈的跨企業橫向一體化管理方面開始顯得力不從心。 經濟全球化和市場競爭激烈化,越來越復雜多變的經營環境要求企業逐漸將管理焦點從單純的企業內部轉移到超越企業之外的供應鏈管理和上下游的業務協同上。ERP在管理范圍和功能上都不具備協調多個企業間資源的能力,無法真正實現供應鏈上信息的共享,而SCM則能夠滿足供應鏈橫向一體化運作的要求,它幫助企業更好地參與新環境的競爭,在考慮資源約束、優化和決策的技術支持下,有效利用和整合外部資源,與上下游企業建立合作伙伴關系以實現信息共享和業務集成、共同協調制定兼顧各方利益的聯合計劃,實現協同運作和供應鏈整體價值的最大化。 有效的供應鏈管理可以使管理者充分了解到整條供應鏈的信息,這條鏈從原材料的獲得開始,到產品的生產,并一直延伸到把產成品送到客戶手中,管理者有了這些信息,則可以進行更加科學、全面的決策。 相比起ERP,SCM的目標集中在企業的采購與分銷部門應用,即企業與供應商、企業與經銷商之間的協同作業上面。 對于制造、貿易類企業而言,SCM在業務管理上具有比ERP更好、更多的功能。首先,SCM具有極強的實時承諾性,能對包括供應商和服務商在內的資源進行動態分析和物流檢查,以對客戶作出準確的交貨承諾,并在商談訂單的第一時間就能確定該訂單是否能夠獲利,是否需要接受訂單。其次,SCM能對供應鏈上的資源進行優化調配,將供應鏈上的稀缺資源預先分配給具有較高優先級別的客戶或渠道,實現資源平衡和優化利用。再次,SCM的計劃范圍擴展到了企業之外,能生成跨企業的協同計劃,實時了解合作伙伴的業務變化情況,及時進行計劃調整,保持高度的靈活性和預見性,以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最后,SCM的優化和決策支持、業務伙伴關系管理、上下游業務協同管理和物流管理等功能,可以幫助實現供應鏈上企業間的協同運作和更有效地利用企業外部的資源。 少數本土企業管理軟件廠商已經在ERP和SCM的發展之路上探索了多年。國內最大的行業管理軟件供應商博科資訊在2008年末召開以“物流供應鏈改變中國”為主題的“贏在物流”計劃啟動儀式暨物流供應鏈管理軟MySCM全線產品發布會,并正式啟動“贏在物流”計劃。“贏在物流”計劃致力于為身陷困境的中國企業尋找到顯著降低成本、快速獲取新的利潤增長點的有效途徑,主要針對中國年營業額在5億元以上的醫藥、食品、服裝鞋帽、電子等百萬家快速消費品企業,為其帶來“第四利潤源”。 調研報告進一步表明,中國企業提升營運收益的訴求正在從勞動力的低成本優勢、先進的機械和設備轉移到通過采用信息技術實現管理信息化上面。通過采用信息技術實現管理信息化又分為內部經營資源配置的管理信息化和外部營運供應鏈的管理信息化。通過對內部經營資源配置的管理信息化,最具代表性的是ERP,其提升收益的的邊際效益指數為30%,通過對外部營運供應鏈的管理信息化,諸如物流供應鏈管理軟件,其提升收益的邊際效益指數驚人的達到了60%。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enidc.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