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習網絡技術 |
發布時間: 2012/8/15 11:48:54 |
在什么都講究互聯和共享的今天,網絡技術體系包含的內容實在太廣了,從硬件和軟件的開發到基礎平臺的搭建,從前臺應用的實現到后臺控制的設計,我們現在看到的IT行業所有的技術都可以歸納到網絡技術體系的范疇。俗話說“隔行如隔山”,這些子行業雖然同屬一個體系,但是無論是從理論基礎還是從實際應用都有太多的差異,想穿行于各個行業而游刃有余實在太難。但是它們都有一個最基本的共性,這個共性決定了包括網絡技術體系在內的所有學科的本質,那就是“規則”。無論哪個行業,哪個學科,也無論我們學習的是哪個體系的知識還是技能,我們學習的其實就是“規則”。拿網絡技術來說,我們學習的是源端根據哪些規則把數據發送出去,目的端根據哪些規則把數據接收,在數據傳輸的過程中各種設備又根據哪些規則來對數據進行分類,根據不同的分類再根據規則執行不同的動作。那么在網絡技術體系里,我們應該學習哪些規則呢?總的來說,學習的規則分為三個層次:標準、協議和接口。
2、 協議:網絡技術體系里的各種協議(TCP、IP、IPX、UDP、ARP等)是對OSI七層參考模型的各個層次的具體解析。就像一個國家的憲法頒布了規范的總綱,但是還需要許多具體的法律(刑法、教育法、婚姻法等),對總綱的條款制定出詳細的解釋; 3、 接口:標準制定了總綱,各個協議對這個總綱進行了詳細的解析,但是這些規則如何被實現呢?這就需要各種接口來根據標準和協議具體的實施。就像一個國家在建立了法律體系后,還需要各種公檢法機構來執行。 總之,如果我們能夠掌握電腦和設備在處理數據時所遵循的規則,以及在各個接口實現這些規則的方法,我們不但能夠提高對知識和技術的理解層次,也能夠幫助我們更好的運用這些知識和技術。 二、學習的方法 二戰時期,德國法西斯領導人希特勒曾經說過,世界上最優秀的民族有兩個,一個是猶太民族,另外一個是中華民族,猶太民族優秀是因為他們具有天生的商業頭腦,而中華民族優秀是因為我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是其它民族不能比擬的。其實,無論是知識還是技能,對所有人都是一樣的,我們之所以能夠更快更好的掌握這些知識和技能,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良好的學習方法。何以見得呢? 中國人在幾千年前就研究出了一套完善、有效、體現了事物運行本質的學習方法,并通過一幅非常抽象且具有深層次哲學意義的圖像來表現???太極八卦圖。 太極八卦圖中的陰陽魚可以看成是事物的兩種基本狀態。拿網絡技術來說,網絡技術體系所包含的所有知識和技術所對應的對象就是數據,而這些數據的基本狀態歸根結底只有兩個:存在和消失。以ACL來舉例,從源端發出的數據,在到達一臺啟用了ACL的設備后,設備會對該數據進行ACL的匹配,根據匹配的結果決定數據是繼續被轉發還是被丟棄,如果轉發,那么數據可以繼續保持存在狀態,如果丟棄,那么數據則由存在狀態變為消失狀態。因此我們可以看到,要學好網絡技術,首先我們應該明確數據的兩種基本狀態。 2、了解對象進行狀態變換時經過的漸變過程 太極圖陰陽魚頭和尾相連,可以表示事物基本狀態轉變的過程。 數據從源端發出,要讓目的端正常接收,無非就是為了保證數據在目的端接收前保持數據存在的狀態,等到目的端應用完數據后再將數據的存在狀態轉換成消失狀態。而在目的端接收數據之前,數據在網絡上進行傳輸的過程中在各個接口都要應用和匹配各種各樣的協議標準和接口標準,在應用和匹配這些規則后,各個接口會不會保證數據的存在狀態,這未知的。因此我們可以看到網絡技術的本質其實就是控制數據在兩種基本狀態之間進行轉換的時間和過程,我們只有了解數據在兩種基本狀態之間的漸變過程才能有助于我們學習和理解網絡技術體系。 3、分析對象在狀態轉變的漸變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變數 太極八卦圖中的八種卦像可以代表漸變過程中在不同的階段出現的不同變數。 通過上面的了解,我們知道網絡技術的本質就是控制數據存在、消失狀態之間轉換的實際和條件,而在這個過程中能夠影響狀態轉換的因素是很多的,比如:在各個節點匹配的規則是否合理,規則之間是否有沖突,外界干擾等,而這些因素就構成了漸變過程中的各種變數,這些變數可能導致數據的基本狀態轉換脫離我們的控制。因此學習網絡技術知識的另外一個環節就是掌握這些變數,并且能夠分析這些變數對漸變過程造成什么樣的影響。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