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投訴超越電子產品 管理軟件山重水復 |
發布時間: 2012/8/13 11:03:03 |
近些年,電子產品的消費量逐步上升,而這類產品的投訴也跟著攀升,位居各行業投訴之首。然而,與此同時,伴隨著企業信息化的普及,中國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實施ERP,但是ERP高失敗率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業內廣為流傳的成功概率為0說、80億投資水漂說、三分之一能用說早已不絕于耳。隨之而來的ERP投訴也甚囂塵上,大有超越電子產品投訴之勢,讓人不禁感嘆,管理軟件早已山重水復……
SAP畫皮,暴業內最大丑聞 SAP,全球知名的ERP軟件公司,世界500強企業中80%都是SAP的客戶,SAP的ERP是世界級的管理軟件。然而就在前不久,SAP中國卻爆出了有史以來最大的危機――畫皮事件。在SAP中國的一份長長的客戶名單中,有許多用得很痛苦的企業客戶,只是這些信息從未被公開。 比如長虹,在SAP實施“燈塔計劃”時,時購買了SAP R/3,累計投資5000多萬元人民幣,結果卻差強人意。2003年初,一位如今就職于某咨詢公司的人拜訪了長虹的IT部長,聽到的事實讓他大吃一驚: 零部件的庫存準確率只有60%,產成品準確率只有25%,系統的作用僅僅是打打單據,該采購什么、生產什么,還得相關人員到倉庫去清點。 再如上海機床廠,1992年,SAP尚未進入中國時,上海機床廠就在世界銀行的支持下花費200萬美元購買了SAP R/2系統,并由某全球著名的咨詢公司負責實施。按照當時17%的服務費率,每年上海機床廠要繳納30多萬美元。 上海機床廠購買的是一個全面應用的解決方案,然而,當時SAP軟件甚至不能滿足中國財務制度的要求,與中國企業的實際需求差別太大,只有庫存模塊在使用。上個世紀90年代末期,企業的經營遇到了一些困難,無力支付每年30多萬美元的服務費,2006年,上海機床廠停止了與SAP的合作。 SAP的畫皮事件,讓多少企業再一次對本應必備ERP望而卻步…… ERP失敗原因分析 ERP作為一種企業管理軟件,它是從歐美開始盛行,具有巨大的生命力,已經成為現代企業管理的一大幫手,目前在中國管理界,也同樣成為一個熱門的標志。 博科資訊實施顧問經理吳清華根據自己多年的實施顧問經驗對ERP失敗進行了闡述,力圖說明前ERP的誤區,協助ERP的開發商以及使用者找到一條成功之路。 吳清華認為,一套ERP軟件,它應該做到哪種程度,實際做到了哪種程度,這需要專業人員進行評價,而這評價人,應該是中立于實施與被實施雙方的專業人員在進行充分的研究后,出具的專業評估報告,目前國內這種人才很少,即使有,也很少獨立,基本都在ERP公司就職,對企業來說,這種信息的不對稱,導致了許多ERP的成功案例其實只是一個僅僅勉強使用起來了的東西,它的價值甚至沒有發揮到“還可以”的程度。 對于ERP的失敗,吳清華歸納總結為三大點:軟件本身的不完善,實施制度的缺陷、以及實施過程中的不良方案。 一、軟件本身不完善 電腦軟件的發展過程,決定了ERP本身基礎的脆弱。ERP軟件的發展過程是從庫存軟件及帳務軟件開始的,帳務軟件、MRP、MRP2……而最初開始編寫的財務、庫存軟件,是DOS版本。只能處理一些基本的數據,減少大量計算工作。受DOS時代軟件的影響,對于一些曾經不可能實現的功能有一種根深蒂固的“做不到”的想象,編程人員則是,不知道有此必要去做,這就導致了電腦科技在發展,而ERP并未得到真正發展,它停留在一個DOS版時代的瓶頸上,舉步維艱,一遇到要求高的,認真的企業,就注定了失敗的命運。 二、實施制度缺陷 目前國內ERP的實施,涉及二方面:企業與軟件提供商,企業方面來講,他們有一批企業管理、財務管理的專業人才,有些公司也有IT人才,可是,沒有一種IT+企業管理+財務管理的綜合型人才,這類人才,目前大多數在外資ERP公司從業,國內軟件企業基本沒有,而企業內部就更加稀缺,從軟件提供者來說,在商言商,他們是不可能主動承認其軟件的失敗的,而ERP的成與敗目前也沒有一個真正的標準,目前的方式基本上是由企業大體認可,勉強可用為標準,這而這其中,也不可否認地包括了ERP推行小組企業方,或者ERP購買決策方對自我評價時的自我價值考慮。 目前使用的制度是由企業與軟件提供商雙方進行的一種由軟件提供商占絕對知識優勢合作方式,對企業ERP實施極為不利,它的直接后果是,產生大量已經失敗的“成功案例”. 三、實施過程中的不良方案 ERP作為一個管理軟件,由于它本身的問題以及管理工作本身的差異,在使用前,需要按照企業的具體情況進行配置,這種配置的過程,叫做“實施”,實施過程包括:使用人員培訓、企業狀況調研、企業需求調研,可行性方案的提出及確立、軟件配置并試運行、軟件正式運行及驗收。 完成這六步,需要大量的專業人員及非常的敬業態度,這方面,目前從事軟件待業的專業人員不可謂不多,可是,分配不勻,編程人員為主,管理及財務專家不多,而同時兼這兩方面的,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四、平臺是趨勢 保持對新技術的關注和判斷,是保證ERP生命力的基礎之一。在ERP應用實施的過程中,用戶的滿意度一直不高。主要原因是產品更新周期加快、市場響應要求提高,對ERP的個性化要求越來越高,這是導致ERP實施成功率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然而,平臺技術的發展,為我們創造了條件。 博科資訊董事長沈國康認為:“管理軟件的平臺化是全球管理軟件的發展趨勢。”在日本、韓國等鄰邦的ERP市場,很多擁有不同軟件產品或模塊的公司以行業協會為紐帶,通過交流與合作,共同構建了集成化的技術框架和平臺標準。在中國,管理軟件的平臺化競爭也會逐漸拉開帷幕,這種競爭將會不斷激發創新動力,推動了整個產業的進步,進而使用戶受益。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enidc.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