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ERP少走彎路的方法 |
發布時間: 2012/8/11 10:57:39 |
1、用了ERP系統會剝奪現有人員的工作?
相信有不少首次或沒真正接觸過ERP系統的人都可能會以為有了計算機就能替代現有人力,所以有些員工會擔心自己的工作會被計算機取代,甚至有些老板也以為導入ERP系統會節省人力。 但事實上在導入ERP的初期需要建制一些基本數據,需要大量人力的投入,即使上線完成之后,每天發生的事還是要靠人工輸入ERP系統,而且最重要的是一些判斷的工作是一定要靠人來完成的,如果計算機發展到人工智能成熟到可以有創新和判斷的能力時,那時再來擔心工作會被計算機取代吧。 所以ERP系統不是用來減少人力支出,而是提升每個人的生產力,而提升員工的效率不是用來裁員的,而是讓公司成長二倍三倍時,還可以不需增加人力來完成更多的工作量及提升管理的強度,這才是導入ERP系統的真義。 2、用了ERP系統會節省用紙? 有些人在宣傳ERP或計算機化的好處時,除了說人力會節省之外還說透過e化可以節省紙張作環保等等,但一實際導入ERP之后會發現,紙張的用量會大量增加,因為真的能夠徹底e化的通常是辦公室人員遠大于生產線人員的公司,如果不是人人都有一臺計算機的話,e化只是個理想,因為各種信息的傳達還是要靠書面,有了ERP可以增加數據處理速度,提升查詢及報表的效率,但還是要透過紙張的型式來展示統計分析的結果,所以實際上大部份的中小企業ERP的導入會讓紙張的用量增加。 3、貴的ERP系統就比較好? 俗話說一分錢一分貨,在絕大部份的情況下都是成立的,一套數百萬的ERP系統當然是比幾十萬的ERP系統具有更強大的功能,比起幾萬元的系統更是相去甚遠。但是在大型企業的信息化都己經建制完成之后,大型企業的ERP就把客層向下延伸到中型企業而采取降價策略,而有些中型企業看到大型ERP大降價之后就心動了,加上業務員的如簧之舌說要為以后預作準備之類的話,就可能沒有先以公司現況作完整的評估就引進超過企業能負荷的大型系統,等到發現大系統需要的導入成本和日常作業的重重關卡所需增加的人力負擔實難負擔時,就容易處于進退維谷的窘境了。 就好像很多男人都愛汽車,但是不是人人都適合買跑車或高級車,即使有機會便宜買到高級的車子,各項后續產生的費用卻不一定是人人可以負擔的,因此選擇一套適合目前到未來二年內發展的ERP系統,會比選擇一套名牌或高價的ERP更為恰當。 4、量身訂作的ERP比套裝產品好? 如果今天是個大型企業或不是一般貿易或制造業的特殊產業,的確大部份會采取量身訂作的信息系統,因為很少ERP廠商會為小眾的客戶設計套裝產品。但是大部份會使用ERP系統的還是集中在中小型的企業,而且相當比例的企業都有ISO認證,較具規模的則可能會有上市的計劃,而ISO和上市和ERP的共通性就是都會影響到一些現行的工作流程甚或要增加新的工作流程,如果導ERP時沒考慮ISO和上市的話,等到要上市時才發現要更動流程,到時又要改ERP流程又要改ISO流程才能符合九大循環的話,就好像作了二次ERP導入或企業改造。 而一般熟ERP的人可能對ISO不熟,懂ISO的人對上市可能沒有經驗,會上市的可能不了解ERP的功能,而要找同時熟這些工作的人的難度通常比找一套符合ISO和上市的ERP系統來得高出許多。所以量身訂作不一定比套裝差,大型企業有自己的管理模式,特殊行業有太多特殊的需求要滿足;軟件包也不一定比不過訂作的軟件,訂作要花時間討論規格和撰寫程序還要DEBUG,常會緩不濟急,套裝系統隨時可用,而且常是匯集許多家企業的經驗,在導入ERP時還可以學到一些他人管理的經驗,所以那一種好還是看產業型態而定,沒有所謂標準答案。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enidc.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