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攻略DNS服務器安裝配置方法詳細介紹 |
發布時間: 2012/8/11 10:49:32 |
本文以RedHatEnterpriseLinuxASv4為平臺
一、資料參考與準備: DNS是指:域名服務器(DomainNameServer)。在Internet上域名與IP地址之間是一一對應的,域名雖然便于人們記憶,但機器之間只能互相認識IP地址,它們之間的轉換工作稱為域名解析,域名解析需要由專門的域名解析服務器來完成,DNS就是進行域名解析的服務器。 一些標記解釋: @——這個符號意味著SOA與域是一樣的 IN——IN是提供IP地址的域名類當,與A,PTR或CNAME記錄一起使用時可將域名映射為IP地址,反之一樣NS——域名服務器指定的區域DNS服務器的域名或IP地址 MX——MX記錄定義何種機器來為域或單個主機傳送電子郵件,為域定義就是告訴每個人將郵件發送給該域中要與之通信的人或機器 SOA——StartOfAuthority指明其后的域名定義了主域名服務器及該域的聯系點的電子郵件地址。 PTR——將IP地址映射為主機名,PTR記錄執行與A及記錄相反的過程 A——將主機名映射為其IP地址 先從http://www.isc.org/products/BIND/下載bind安裝包或者光盤中/cdrom/RedHat/RPMS可以找到相關的安裝包。 二、服務器的安裝與配置
#rpm-qlbind|More 列出該軟件包的所有文件和位置。 配置文件一般在/etc/named.conf 數據庫文件一般在/var/named下 以下是這次配置DNS服務器的幾個配置文件: /etc/named.conf /在NAMED.CONF配置文件中使用//和/**/來進行注釋, */ directory"/var/named"; };// // //acachingonlynameserverconfig // controls{ inet127.0.0.1allow{localhost;}keys{rndckey;}; }; zone"."IN{//在這個文件中是用zone關鍵字來定義域區的,一個zone關鍵字定義一個域區 typehint; /*在這里type類型有三種,它們分別是master,slave和hint它們的含義分別是: master:表示定義的是主域名服務器 slave:表示定義的是輔助域名服務器 hint:表示是互聯網中根域名服務器 */ file"named.ca";//用來指定具體存放DNS記錄的文件 }; zone"localhost"IN{//定義一具域名為localhost的正向區域 typemaster; file"localhost.zone"; allow-update{none;}; }; zone"xuanfei.net"IN{//指定一個域名為test.net的正向區域 typemaster; file"test.net“ allow-update{none;}; }; zone"0.0.127.in-addr.arpa"IN{//定義一個IP為127.0.0.*的反向域區 typemaster; file"named.local"; allow-update{none;}; }; zone"63.45.10.in-addr.arpa"IN{//定義一個IP為10.45.63.*反向域區 typemaster; file"10.45.63"; /var/named/test.net文件 @INSOAlinux.test.net.root.test.net.(SOA表示授權開始 */ 2003012101;serial(d.adams)/*本行前面的數字表示配置文件的修改版本,格式是年月日當日修改的修改的次數,每次修改這個配置文件時都應該修改這個數字,要不然你所作的修改不會更新到網上的其它DNS服務器的數據庫上,即你所做的更新很可能對于不以你的所配置的DNS服務器為DNS服務器的客戶端來說就不會反映出你的更新,也就對他們來說你更新是沒有意義的。 */ 28800;refresh /*定義的是以為單位的刷新頻率即規定從域名服務器多長時間查詢一個主服務器,以保證從服務器的數據是最新的 */ 7200;retry /*上面的這個值是規定了以秒為單位的重試的時間間隔,即當從服務試圖在主服務器上查詢更時,而連接失敗了,則這個值規定了從服務多長時間后再試 */ 3600000;expiry /*上面這個用來規定從服務器在向主服務更新失敗后多長時間后清除對應的記錄,上述的數值是以分鐘為單位的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