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應用商店現狀談國內用戶的付費習慣 |
發布時間: 2012/8/10 16:27:56 |
記得初中的時候一盒包裝精美的漢化版《EA NBA Live》要賣一百多,雖然不知道是不是官方正版的,但是對于小編來說實在是太貴了。因此,大多數情況下,我還是會選擇去購買五六元一盤的盜版游戲光盤。雖然這些盜版游戲不一定都能安裝成功,但比起一百多一張的游戲光盤,花二十分之一的人民幣去試一下在那個時候還是覺得是值得一試的。
如今賣盜版游戲光碟的小攤小店已經很少能看到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互聯網的快速發展,我們開始在網絡上尋找免費的下載資源,盜版以另一種形式存在于我們的生活中。 近幾年,以蘋果 iPhone、iPad 以及各款Android手機為代表的智能設備已經逐漸走進我們的生活,人們開始習慣把更多的娛樂時間花在手機和平板上。但我們所帶給應用的不僅僅是更多的 時間,更是將支持盜版、免費版的概念也一并帶了過來。這從中國地區App Store以及國內的一些應用商店的現狀就能看得出來。 完整版《鱷魚小頑皮愛洗澡》售價6元,用戶寧愿玩免費試玩版 北京時間3月4日,蘋果公司宣布App Store的應用程序下載次數突破250億次,來自中國青島的女孩傅春莉成為第250億次下載者,她下載的是迪斯尼出品的游戲《鱷魚小頑皮愛洗澡》 (Where’s My Water)。這是繼《植物大戰僵尸》、《水果忍者》和《憤怒的小鳥》之后,又一款風靡全球的iOS游戲。 值得注意的是,傅春莉下載的是游戲的免費版本,只可以試玩10個關卡。而在App Store里《鱷魚小頑皮愛洗澡》完整版的售價為6元人民幣,相當于一張盜版光盤的價格。在這款游戲的“用戶評價”中,一位中國玩家給出了五星的評價,標 題是“好玩”,內容是:“如題,要是不收費就更好了,費電啊。” 而在Google 的Android Market中,雖然付費應用所占比例不大,但國外的用戶也會通過付費購買來支持自己喜歡的應用。而在大陸,目前絕大多數的應用商店都是免費的,這大大迎合了國內用戶想玩好東西卻又不肯花錢的心理。 中國大陸的iPhone銷量排全球第二,App Store規模卻僅為全球的3% 今年1月13日,iPhone 4S在中國大陸地區正式發售后,遭到“黃牛黨”的瘋狂搶購。蘋果公司首席執行官蒂姆·庫克回應稱:“我們已經盡可能保證大規模的生產,但還是被(北京的)陣勢嚇到了。” 中國大陸已成為iPhone全球銷量排名第二的地區,僅次于美國。而與硬件的熱銷形成對比,iOS應用市場在中國大陸顯得不溫不火。 今年年初,觸控科技首席執行官陳昊芝給出了一系列數字。他表示,目前國內的iOS設備約為2000萬臺到3000萬臺,其中60%為破解版,不貢獻 收入,有效的設備終端約為800萬臺到1200萬臺,以1000萬臺的中間值以及5%的付費用戶計算,付費用戶在50萬人左右。 按照他的估算,如果每人每月購買10個應用,每個應用6元,國內市場的年銷售收入約為4億元人民幣。而根據花旗銀行一年前的調查報告,App Store的年銷售收入將達到20億美元,折合人民幣120億元。 這意味著,中國大陸的iOS應用市場的盈利比重只占全球市場的3%。 全球10%的iPhone進行過“越獄”,中國“越獄”比例高達60% “要做單機就做海外,要做國內就搞聯網。”上海一家iOS游戲公司的創始人王劍(化名)說。原因與十年前國內廠商紛紛轉投網絡游戲的原因如出一轍:因為盜版。 2011年6月,iPad 2中國大陸行貨正式發售后一個月,有人在網上發帖詢問大家在App Store上總共花了多少錢。有人回答“0,每天下載的都是限免的”;有人回答“買的代購,1:1買的”;有人回答“0元!等越獄中”。 半個月后,iPad 2實現完美“越獄”,圖文及視頻的詳細教程在國內各大手機網站上迅速傳播。據“越獄”軟件社區Cydia的創始人杰·弗里曼(Jay Freeman)估算,全球約有10%的iPhone進行過“越獄”。而在中國,“越獄”的iOS設備已經占到總量的60%以上。 兩年前,修訂后的美國《數字千年版權法》已正式認可“越獄”的合法性。借助“越獄”,用戶可以安裝App Store以外的擴展軟件及外觀主題,使用之前無法使用的功能,例如安裝第三方輸入法,或是把iOS設備當作移動硬盤使用。 而國內大多數用戶選擇“越獄”的目的只有一個——安裝破解軟件。 78個購買記錄中只有2個是真正的購買 去年9月,一款名為“iAP Cracker”的應用程序在已“越獄”的用戶中間流傳開來。該程序利用了付費應用中的漏洞,通過修改程序內購買(In-App Purchase)返回的交易狀態,以達到欺騙程序、實現免費內購的目的。 iAP Cracker的性質類似于網絡游戲中的外掛,受其影響最大的是采用內購收費模式的單機游戲和部分聯網游戲。使用這個“外掛”在游戲中刷金幣、刷鉆石、解鎖各類內購物品,成為了很多玩家的樂趣之一,不僅造成開發者的經濟損失,而且破壞了游戲本身的游戲性與平衡性。 大多數iOS游戲均已采取應對措施,設置服務器驗證,封堵漏洞。然而,今年2月,一個國人編寫的內購破解程序——“IAP Free”又頻繁出現在了國內的各大手機論壇上,號稱可支持的游戲比iAP Cracker更多,并會不斷更新。 “最新的數據是78個里面有2個是真正的購買。”2月21日,在蘋果開發社區CocoaChina論壇上,一名iOS軟件的開發者無奈地說。 全中文界面的游戲在國外App Store中名列前茅 2011年12月,英國游戲設計師威爾·盧頓(Will Luton)在推特上稱,一款叫做《胡萊三國》的中國游戲在英國App Store排行榜上升至第三位。奇怪的是,這款游戲并未針對英國市場進行本土化,游戲的介紹完全為中文,下面還有一位用戶評論稱:“我剛發現自己被這款游 戲收走了69.99美元,可我從沒玩過這款游戲,也從沒聽說過它。” 兩個多月后,英國手機游戲網站PocketGamer.biz報道稱,《胡萊三國》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也飆升至App Store排行榜的第三位。此外,來自中國的另兩款游戲——《掌上三國》和《快樂棋牌》——分別沖至第11位和第59位。在這三款游戲的用戶評論中,有不 少人投訴,稱自己從未下載過該游戲,也從未內購過,卻被莫名其妙地扣了一筆錢。 事后接受采訪時,互愛科技總裁黃建表示,《胡萊三國》其實是“黑卡”的受害者,游戲在國外排行榜上的異常現象,是部分國內玩家通過購買綁定“黑卡”的iTunes帳號,在游戲內大量購買道具所致。 開發者的急功近利,“刷榜”導致“黑卡”泛濫 相信游戲玩家對“黑卡”并不陌生,Xbox平臺上曾有不少玩家以“黑卡”購買Live點數。 “黑卡”即來源不明的信用卡,其背后往往是破解或盜取他人信用卡信息的“黑客”。在App Store中國區尚未使用人民幣支付之前,用戶購買游戲或在游戲中內購道具必須使用雙幣信用卡。由于支付不便,加之貪圖便宜的心理,部分用戶選擇低價購買 綁定“黑卡”的iTunes賬號,進行消費。另一方面,游戲本身在設計時將刺激用戶消費凌駕于游戲性之上的做法,也是人民幣支付開通后“黑卡”仍大量存在 的原因之一。 “黑卡”泛濫的直接后果是軟件開發者的高壞賬率。去年10月,國內部分iOS游戲開發者的壞賬率由8月份的20%,猛增至45%以上,最高甚至達到88%,這意味著,100元的銷售收入,開發者最終拿到手的只有8元。 “黑卡導致國外開發商徹底放棄中國市場,中國的開發商因為得不到應有的收入而死掉,我們死了,是小事;但老外玩家怎么看待中國玩家呢? 老外不傻,紐約時報也報道過失竊信用卡在App Store上的生意,這極大損害了中國人的尊嚴!”《海島帝國》的開發者楊祥吉在微博上說。 而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部分開發者的“刷榜”行為,也是“黑卡”泛濫的源頭之一。為了以相對低廉的成本獲得市場和資本的關注,一些急功近利的開發者雇 傭專業從事“App營銷”的第三方公司,刷排名、刷流量、刷五星、刷好評,或是針對競爭對手刷一星、刷惡評。這些毫無誠信可言的行為,不僅擾亂了市場秩 序,更對整個行業的生態環境造成了惡劣影響。 不以抄襲為恥,反以之為榮 去年11月,美國動視暴雪向中國的盛天堂公司發出一封律師函,起因是盛天堂旗下的iOS游戲《星際世界》涉嫌侵權《星際爭霸》。 盛天堂的《星際世界》是一款以星際戰爭為背景的科幻類策略游戲,游戲設定有人族、蟲族、神族三大種族,母艦、鳳凰戰機、女妖戰機、金甲蟲、巨像等兵 種,以及部分建筑物,均直接抄襲自《星際爭霸》系列。該產品的一篇宣傳稿甚至以此為賣點,稱:“在游戲畫面上,《星際世界》和《星際爭霸》具有極高的相似 度,無論是游戲界面、游戲地圖、游戲的背景,還是各種建筑物設計、兵種的造型等,都是模仿《星際爭霸》中三大種族的特點設計的。” 這種赤裸裸的抄襲行為,在中國的iOS游戲市場上并不少見。不僅僅是游戲的系統、角色、場景、道具、音樂,就連游戲的名稱也會被大量“山寨”。開發者不追求創意,而是試圖通過簡單復制以及刷排名等不正當競爭手段,快速獲利。 除了App Store,在目前國內的Android應用商店中,各種有抄襲《憤怒的小鳥》之嫌的游戲也明目張膽的出現在商店中共用戶免費下載,而一些在 Android Market中的付費應用在國內的商店中卻是免費的。這的確取悅了廣大中國用戶,但卻傷害到了國外開發者的權益。 結束語 中國的iOS游戲市場雖然剛剛起步,卻已經呈現出種種“未老先衰”的跡象。“涸澤而漁,焚林而獵”,中國的游戲業經歷過太多類似的教訓。無論平臺商、開發商,還是消費者,都應該自律,共同構建一個良性循環的生態環境,為這個行業的未來,更為了自己。 一句話點評:在國內用戶中雖然也有有付費意愿的用戶,但畢竟還太少了。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