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安全:保護云用戶自身數據安全四步走 |
發布時間: 2012/8/9 18:41:06 |
云計算是2011的IT寵兒,搭載云的產品也層出不窮。服務器也不例外,于是云服務器隨之熱火,其上的云數據中心議論紛紛;接受“云服務”用戶更是絡繹不絕。憑什么“云”走在潮流前線呢?便捷、靈活、定制化、低功耗、低成本、高容量……理由可謂數不盡。然而,云落地為用戶服務的結果如何?是值得深思的問題。用戶接受“云服務”就可以高枕無憂嗎?請大家一起回憶一些定格的2011云服務器宕機歷史瞬間。 2011年3月,最早提出云計算服務的谷歌爆發大規模用戶數據泄露事件,約有15萬Gmail用戶表示自己的所有郵箱和聊天記錄被刪除,而有部分用戶則表示其賬號被重置。作為互聯網巨頭,谷歌提供云服務,把一切數據都放在互聯網上,進行云端保護,結果安全問題卻不可避免爆發了。 2011年4月,亞馬遜云數據中心告急,其內置的服務器大面積宕機,具體表現為亞馬遜在北弗吉尼亞州的云計算中心宕機,包括回答服務Quora、新聞服務Reddit、Hootsuite和位置跟蹤服務FourSquare在內的一些網站受到了影響。這一起事故被認為是亞馬遜史上最為嚴重的云計算安全事件。 2011年5月,微軟的Office365電子郵箱服務中斷,許多美國客戶權益受損。微軟的云計算服務拉響警報。 鮮活的實例擺在眼前,云不安全,用戶的數據泄露和丟失問題不可避免。如何處理好云安全問題是云服務提供商當著力思考解決的問題,這是關乎云是否能落地的關鍵。而從接受云服務的的用戶端來說,建議用戶選擇采用云服務時可從以下步驟著手來的保護自身數據安全,以防不測。 步驟一:清楚決定哪部分業務應用參與云,并評估選擇合適云服務合作商 在云時代,云提供的是根據具體應用需求進行定制化服務。作為企業用戶,應該先思考好,哪一部分業務應用參與云,是私有云的搭建還是公有云的共享。根據具體的應用需求,評估合作商的適合性。評估合作商可以從合作商以往為其他用戶提供過的類似服務進行參考,參考的類目包括服務有用性和貼近性、服務的中斷率及問題解決間隔時間、服務的反饋優劣程度。 步驟二:與選定合作商交流,擬出預警災備方案 企業用戶決定接受云服務很大程度上是看重云服務的性價比高,然而安全性卻是相對的。就比如選乘飛機,它的安全性是最高同時也是最低的,飛機一出問題,乘客的存活率較其他交通工具而言是最低的。而云就是如此。企業用戶必須與選定好的合作商溝通,設想出種種可能會出現服務中斷的情況,包括硬件問題、外部攻擊入侵、內容文檔出錯,等等。根據設想出來接受服務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種種問題,企業和合作商也就是云服務提供商共同擬出預警和災備舉措。 步驟三:企業用戶開發身份認證系統和制定內部監控機制 在數據貴重堪比黃金當下,企業放在云端的數據必須確保安全存放。企業用戶可以與合作商開發身份認證系統,設定關卡,確保只有企業用戶放在云端的該應用的相關人員和所需共享人員能夠訪問,而第三方無關人員無權進入。應用數據存儲云端,除了云服務提供商會建立相應的監控機制進行實時監控外,作為企業用戶自身內部,應該安排固定負責人員對云端之物也進行動態實時監控。 步驟四:多備份多無憂 既然云安全無法保證100%,那么企業用戶自身做一些相應的云端數據另外備份頗具重要。云存儲讓你隨時隨地可以調用,但傳統的硬盤存儲卻有可能在你的云端出現故障時給你最大的回報。對個人用戶而言,多做自身數據備份更是重要之舉。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