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物綜合布線系統升級的原因:
第一,在廣域網和局域網絡上傳輸的信息量在十年的時間里不斷增長,很多以前無法實現的網絡應用得以實現,如廣域網上實時視頻、遠程醫療、網絡游戲、遠程教育、網上銀行、網上交易等變為現實。同時局域網內的視頻文件、音頻文件、游戲軟件、地圖軟件、圖形文件、CAD文件等均以幾十兆、幾百兆甚至幾個G的形式出現,這就要求網絡以更快的速度來傳輸這些文件。
第二是:網絡設備和終端設備為滿足網絡速度的要求,也在不斷升級。僅以以太網網絡設備為例,網絡端口速率從以前的10Mbps向100Mbps過渡,從100Mbps向1000Mbps過渡,現在很多網絡設備提供10G萬兆網絡接口。在網絡終端設備方面,當年局域網絡支持的數據終端設備是386和486計算機。而現在已經是雙核甚至四核的計算機,內存1G、2G、4G、8G、16G;硬盤100G、160G、500G、1T;網絡接口為1000/100Mbps。這從客觀上要求網絡速度的不斷提升。
第三是:布線標準的不斷更新,產品工藝的不斷求精,創新技術的不斷涌現,阻燃環保意識的不斷提升,客觀上為建筑綜合布線系統的升級提供了可能性。
落實到具體的項目上,是否要進行升級改造呢?就個人經驗而言,建議有這方面想法的人員從以下幾個方面反問一下自己,從而進行下一步的行動。例如:
◆大樓里的網絡應用軟件升級超過三年、網絡設備升級超過六年、布線系統升級到現在超過十年?
◆大樓的網絡應用是否經常遭到用戶的抱怨,嫌網絡速度很慢?
◆大樓的網絡設備不能滿足當前網絡應用的需要?
◆大樓的布線系統不能支持當前網絡設備的應用?
◆大樓的布線系統的信息點擴容性無法滿足當前的應用?
◆對原來布線系統的環保性、阻燃性存在擔心?
◆對原來布線系統的管理性顯得力不從心?
如果以上問題均令你感到為難,那么可以考慮改造升級你的布線系統。這個時候一定要確認是否有足夠的預算來進行網絡布線和設備的升級改造?
業主一旦確認下來要改造升級,那么接下來:
第一,要找專業的顧問公司或者專業的人士進行前期的咨詢,以便對當前智能建筑的發展和布線系統的最新發展有全面的認識和了解。
第二,要對原來建筑體的建筑空間、管道橋架路由、網絡業務應用、信息點位置進行認真檢查,做好記錄以備后用。
第三,要作出決定,選擇什么樣的布線系統?銅纜系統是7類屏蔽系統,是增強型6類屏蔽/非屏蔽系統,還是6類屏蔽/非屏蔽系統?光纜系統是采用單模系統還是萬兆OM3多模系統,甚至OM4多模系統?
第四,要采用什么樣的外皮材料?阻燃級別是CM、CMR、CMP?還是采用低煙無鹵的LSZH?所有產品是否滿足RoHS的要求?
第五,要有大樓整體大弱電、數字化的思想,改造以前的大樓可能只有語音和數據系統,那么是否可以通過這次改造讓大樓變得更加智能、綠色、安全、節能?除了布線系統,還需考慮視頻監控系統、門警系統、一卡通系統、智能照明系統、停車場管理系統等。
第六,要對市場上的廠商品牌進行考察,考察的內容包括公司整體弱電方面實力、解決方案先進性、產品的廣泛性、品牌影響力、工程案例同類性、技術服務水平、質保期限、當地的商務支持等。
為了保證工程質量,建議在規劃階段就樹立一種四位一體的思想,那么在項目改造過程中要注意的問題有:
第一,要確定是一次性整體升級改造,還是分樓層逐步改造。作為工程項目實施的工程商,一次性整體升級改造更為方便,類似是一個新項目,無需考慮原來的網絡應用,也不用考慮到對原來系統人員、設備、空間以及作業時間的影響。但這需要對原來樓宇的工作人員遷移,新建一個規模相當的工作場所,這種方式會增加甲方的投資成本。但筆者在廣東就曾經遇到過這樣一個項目,甲方為了對舊樓進行整體改造,當然也包括弱電布線系統,在舊樓旁邊建造一棟新樓。鑒于投資和場地的現實狀況,采用項目的分樓層逐步改造是一個現實的選擇。最近筆者就做一座三十層樓改造的前期規劃工作,采用每次五層的方法逐步推進。這樣會給工程商帶來一定的施工難度,既要保證原系統的正常運行,也要保證新工程的進度,同時還要考慮到盡量減少作業給樓內人員帶來的影響。
第二,不管是一次性整體升級改造還是分樓層逐步改造,在施工安裝前都要進行巡樓工作,即對原來的設備間、樓層配線間、弱電井、管道橋架空間及路由、信息點需求等進行檢查登記,給相關部門提出合理的要求,具體內容可以包括空間、面積、電力、電源、照明、接地、間距、干擾、路由、防火、溫度、濕度、防塵以及防震。另外,線纜敷設方式、彎曲、冗余、電磁干擾也在記錄范圍之內。具體內容可參考我國的國家標準《綜合布線系統工程設計規范》(GB50311-2007)。
第三,在具體的分樓層逐步施工改造工程中,要規劃好每次改造的樓層和數量,例如一座三十層的大樓可以每五層作為一個改造單元。在拆除舊有的布線系統工程中,先拆除工作區的信息模塊和面板,然后將水平子系統各條線纜拉回橋架;接著在樓層配線間將線纜與配線架分離,從橋架上將線纜收回,從機架機柜將配線架收回。一般來說,水平通道的橋架可以得到再次應用,但對需要增加信息點的樓層,可能需要增加橋架。原來預埋的管線由于缺少牽引線,會給再次施工造成非常大的難度,甚至無法再次使用。需要結合裝修再次鋪設路由。垂直主干數據系統如果十年前鋪設的是銅纜系統,則建議更新為光纜;如當年鋪設的是多模光纖,建議更新為OM3多模光纖;如鋪設的是單模光纖,不建議更新,結合實際的應用,只要增加光纖的數量即可。同樣,筆者建議只在建筑群中增加光纖數量,采用單模光纖或OM3多模光纖,不建議更新,除非有特殊的原因。
第四,在改造過程中要確保原有網絡的正常運行。在計劃時,一定要周密安排,充分熟悉和理解原有的網絡結構和布線的路由布局;在空間上,可以采用建立臨時備用辦公地點;在時間上,錯開工作時間施工;在施工中,制定切實可行的條例,提高安裝施工人員的水平和服務意識,規范施工與管理。在協調上,要充分和甲方的網絡管理人員溝通,以保障項目的順利執行。另外對項目中更新下來的原有布線材料,要規范分類包裝,交由甲方相關人員統一處理,切忌自作主張。
改造后的系統一定要滿足現在及未來長遠的要求,因此要對系統工程按規范進行測試,并且要求100%的信息點測試。對銅纜系統按所安裝的類別進行相應的測試,如6類屏蔽系統、6類非屏蔽系統、增強型6類屏蔽系統、增強型6類非屏蔽系統。6類系統測試相對比較簡單,但對增強型6類非屏蔽/屏蔽系統則要追加AlienNEXT測試。對單模光纖和OM3多模系統按照TIA/EIA-568C.3的標準進行鏈路長度和衰減的測試。還有就是按照材料品牌對應廠家的質保申請程序要求,準備好材料遞質保申請表,以獲得對未來網絡應用的保障。
如果說改造前的布線系統限于當時的條件,沒有重視網絡基礎架構的管理,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移動、更改、擴展的增多讓你的工作焦頭爛額。那么通過改造,為了網絡長期的運行和維護,布線基礎架構容易管理,一定要從在思想上加以重視,充分遵循基本的管理規則,如《商業建筑電信基礎設施的管理標準》(TIA/EIA-606A)以及國內2009年推出的《綜合布線的管理與運行維護技術白皮書》。第二條,在預算允許的前提下,采用可管理的電子配線系統。這樣可以讓網絡得到長期穩定的運行,達到輕松管理的目的。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服務器租用/服務器托管中國五強!虛擬主機域名注冊頂級提供商!15年品質保障!--億恩科技[ENKJ.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