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并網管理進入“ERP”時代 |
發布時間: 2012/8/8 15:21:13 |
風電的持續發展,為管理與消納風電能源提出了新的課題:那就是如何對集中區域的風電場進行集中管理與科學調度?
東潤環能董事副總經理劉丹對此表示:一方面要對單個風電場在未來的發電功率進行預測,另一方面各大能源集團要對所屬風電場進行集中監控與管理。第三,當地電網公司調度要對區域內并網風電場在功率預測的基礎上進行科學調度管理。這一系列的管理需要,都不是一個管理模塊,單一系統功能可以解決的。在現實需求與行業規范的孕育下,對并網風電場進行全面管理的“ERP”系統---風電場并網調度管理技術支持系統,進入風電行業的視野。 劉丹介紹說,風電場并網調度管理技術支持系統,是基于科學調度、風電場管理、監控、風電功率預測為一體的綜合管理系統,在技術應用方面可以更加高效的消納風電能源,保障風電場更加安全的運行維護,提供更加智能,優化的集中管理。 風電場并網調度管理技術支持系統由風電綜合通信管理終端、有功控制(AGC)、無功控制(AVC)、本地功率預測系統、氣象系統、風電場運行狀態監測系統和數據通信設備及鏈路組成。 風電綜合通信管理終端安裝在風電場當地,與現場升壓站監控系統、風機監控系統、無功補償裝置、測風塔等設備通信讀取實時運行信息。終端可對實時信息進行定時采樣形成歷史數據存儲在終端中,并將實時數據、歷史數據通過電力調度數據網向主站系統發送,同時從調度中心主站系統接收有功/無功的調節控制指令,并由有功功率控制/無功電壓控制模塊分析計算后發給風機監控系統、無功補償裝置、升壓站監控系統等進行遠方調節和控制。 風電場并網調度管理技術支持系統,滿足國家電網《風電并網技術規范》要求和國家能源局(2011)177號文件《風電場功率預測預報管理暫行辦法》而專門研發的風電并網技術支持系統。 劉丹進一步解釋說,此系統的廣泛應用,對于電網公司科學調度,合理調峰,為逐步提高風電并網比例提供了技術保障,對風電投資人及風電場而言,風電并網及消納比例的提高,無疑會提高風電場的市場效益,更重要的是為風電企業自身管理提高供了一個良好的管理平臺,可以提高風場管理者的管理水平,對風電場運維管理提供技術工具。 據了解,目前該技術在應用方面,內蒙古電網是最早推動應用該技術的單位,在內蒙古電網應用過程中系統集中體現了數據采集與存儲、統一通信、事件記錄、遠程維護及升級、風機檢修與故障報警等幾個優點:為滿足內蒙古電網風電調度管理要求,規范內蒙古電網風電場風機信息的接入以及為風力發電預測提供準確及時的風機基礎數據,準確預測風電場風機出力的變化趨勢,保障電網安全穩定運行。接入蒙電電網的風電場,均要求為風電場配置一套專用且符合電力系統相關標準的調度管理系統。 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新能源研究所是我國風電并網技術政策制定的參與單位,同時也是風電場并網調度管理技術支持系統的主要研究機構之一,具有豐富的經驗與雄厚的技術實力。 目前,東潤環能參與研發的風電場并網調度管理技術支持系統已經在山西華能寧武、山東華潤大柳行、大唐昌樂等風電項目已經通過各省調方案驗收,進入項目實施階段。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enidc.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