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三大模式布局云計算 強強聯手應對云大戰 |
發布時間: 2012/8/2 10:25:13 |
能迅速擴大服務器能力、提供安全的數據中心、降低企業投資成本等,多種優勢讓云計算成為下一代互聯網的主流方向,也因此得到全球各大IT巨頭的關注。
通信展期間,微軟大中華區副總裁兼通信及媒體事業部大中華區總經理溫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任何國家中小企業在市場所占比重都是最大的,云計算在這一領域將大有可為,“IT供應商將在更小型企業中發揮更具戰略性作用,進而在IT部門中發揮更多職責。” ![]() 三種模式布局云計算市場 早在布局云計算之初,微軟就制定了不同的市場戰略,目的是為自己的客戶和合作伙伴提供三種不同的云計算運營模式。 第一種方式是微軟自己構建及運營公共云的應用和服務,同時向個人消費者和企業客戶提供云服務。例如,微軟向最終使用者提供的Online Services和Windows Live等服務。 第二種方式是伙伴運營,各種合作伙伴可基于微軟平臺開發ERP、CRM等各種云計算應用,并在這一平臺上為最終使用者提供服務。另外一個選擇是微軟運營在自己的云計算平臺中的Business Productivity Online Suite (BPOS)產品也可交由合作伙伴進行托管運營。 第三種模式則是客戶自建,客戶可以選擇微軟的云計算解決方案構建自己的云計算平臺。微軟可以為用戶提供包括產品、技術、平臺和運維管理在內的全面支持。 強強聯合應對云大戰 “一站式”服務能力現在已經成為IT巨頭們的競爭利器,為了達到這一目標,眾廠商紛紛采取了收購或產業鏈合作的方式來應對這一市場大戰。 2009年11月,思科、EMC和VMware宣布結成虛擬計算環境聯盟,這是三大IT巨頭的首次共同協作。 隨后三家公司推出了Vblock基礎架構包,并成立一個獨立的公司Acadia來為數據中心提供端到端業務的私有云基礎架構建設方案。Vblock集EMC的存儲設備、思科虛擬技術服務和網絡設備以及VMWare的虛擬技術于一體。 瞻博和IBM也有著類似的合作關系。在和IBM的合作中,瞻博主要提供網絡架構和操作系統,部分IBM產品也由瞻博OEM代工,IBM提供其所擅長的服務器和存儲服務。 微軟也不例外。今年年初,微軟惠普共同宣布,雙方未來3年將投資2.5億美元實施一項產品整合策略,以大幅度簡化企業部署IT技術過程,雙方將整合各自的軟硬件技術提供“云計算”服務。 對此,溫濤表示,微軟和惠普希望能通過綜合利用微軟的軟件和惠普的硬件技術,令企業更容易且以成本效率更高的方式購買并運營服務器系統。雙方的合作還使微軟成為惠普虛擬技術的首選提供商。 為運營商提供捆綁式云服務 在云服務領域,微軟已經和多家運營商合作,為其提供相關云解決方案。但和國外不太一樣,國內運營商大多自行搭建云服務平臺,微軟負責提供軟件支持。 對此,溫濤表示:“在國內有一些監管的要求,比如說通過數據中心提供增值服務,需要拿到一定的資質,目前我們也在跟運營商探討這個問題,希望通過其他的方式把微軟的產品和服務打包捆綁提供給運營商。” 為加強在中國市場的布局,今年9月,微軟中國還宣布其云計算創新中心落戶上海,這也意味著微軟云計算戰略在中國又邁出了重要一步。 溫濤透露,微軟在全球有4萬員工從事軟件開發工作,其中70%參與云相關的工作,云計算的地位可見一斑。據估計,一年之后將會有90%員工開發的項目與云有關.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