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運行模式上物流與云計算相通 |
發布時間: 2012/7/30 17:18:14 |
昨日全市交通工作會上,在談到今年工作時,市交委主任滕宏偉說,今年將開工西永、茶園、魚洞等綜合客運換乘樞紐,新建成公交站場5個、面積3.5萬平方米。 三環將通車500公里 據介紹,繞城高速以內區域退出班車280余輛,根據公租房小區、兩江新區等發展布局,及時開通公交線路。 爭取年內出臺《重慶市營運駕駛員管理辦法》、《重慶市汽車租賃管理辦法》。增設100套高速公路固定測速系統,新建10個執法服務站。 除此,今年將開通“三環”高速合川至銅梁,梁平至忠縣、巫溪至陜西鎮坪等9個項目約500公里;加快推進成渝復線、沿江高速等13個、700公里在建項目建設。 全面啟動行政村公路暢通工程建設。全年計劃新改建農村公路8000公里,重點實施6000公里行政村暢通工程,使全市行政村通暢率達到60%;實施2000公里撤鄉并鎮和中心鎮聯網公路,爭取通二級以上公路的鄉鎮達到50%。 未來5年公交覆蓋面更寬 滕宏偉說,“十二五”交通發展,總體目標是全市公路水路交通到2015年基本建成長江上游地區綜合交通樞紐,其中公路基本建成國家公路運輸樞紐、水運基本建成長江上游航運中心。 公路:高速公路再建成1000公里,通車里程達到3000公里,省際對外通道達到18個,基本形成“三環十射三聯線”骨架公路網;公路總里程達到12.2萬公里。 水路:全市四級以上航道里程達1600公里以上,高等級航道達標率達到90%。 公交:主城建成區公交出行分擔率達到39%;萬人出租車擁有量達到18輛;鄉鎮和具備條件的行政村通客車率達到100%。重點建設主城兩路、西永、魚洞等9個換乘樞紐,以及萬州區的城西等4個客運樞紐。 我市還將在“十二五”期間,擴大公交服務范圍,繞城高速以內區域實現公交全覆蓋;區縣城區100%開通公交。主城新增車輛3000輛,站場120萬平方米,及時開通新建居民區、工業園區的公交線路。 高速:打通與湖北宜昌、利川、恩施,四川瀘州、安岳、達州,貴州道真,陜西鎮坪等周邊主要城市連接的高速公路;推動中心城市間的高速公路建設,增強萬州、涪陵、黔江等中心城市對區域經濟的帶動功能。 在昨日全市交通工作會上,黃奇帆除了交通,還談到了信息港建設。我市繼提出要打造亞洲最大的筆記本電腦基地之后,又提出要建設“云計算”數據處理中心。“‘云計算’和筆記本產業,是一件事情中的兩個機遇,是相互促進的。”黃奇帆說。 物流與“云計算”相通 黃奇帆說:“如果用交通人的眼光,云計算的運行模式非常簡單。” 搞交通的都了解物流。黃奇帆說,如果有億萬個商店,每個商店都自己搞個小倉庫,自己運行,資金、貨物積壓,周轉就很慢。于是,有了第三方物流公司,擁有大型配送中心、倉庫和現代化運輸方式。任何一個商店,把倉儲、配送都交給物流公司,只要發出指令,貨物就通過物流公司配送中心,按時按刻送到指定地點。 云計算和物流正好有一比。正是因為有了云計算和無線上網,筆記本電腦的產量一下從1.6億臺,前段時間翻到3億多臺。“弄個筆記本、上網本,弄個3G手機,通過云計算,什么資料都有。”黃奇帆說。 金融危機背景下,什么都萎縮了,恰恰是電腦漲了一倍。“重慶人就在這個時刻,抓住了機遇。”黃奇帆說,我們不是用便宜的成本挖沿海的墻角,重慶人現在搞的這1億臺電腦,沒有挖沿海一臺電腦,而是把世界新增的筆記本電腦訂單拿了一點來。這個機遇中,還有一個機遇,就是“云”本身。“這是一件事情中的兩件機遇,相當于手心和手背。” 將重慶打造成通訊樞紐 我市要建設亞洲最大筆記本電腦基地。“這件事已經辦成,今后是實施到位的問題,會形成幾十萬人就業。”黃奇帆說,今后,還要建設最大的云計算數據處理中心。 全球數據外包,從歐美外包到亞洲,過去十幾年是100萬臺服務器,都在印度、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中國一臺都沒有。而今后10年,因為云計算的出現,會擴大到1000萬臺。 “這是新的機遇,我們是代表中國人去搶一單,不能看著又落戶到其他地方。這事如果做成了,重慶就將成為國家的通訊樞紐。”黃奇帆說。 “這個云,不是全球每個城市上面都有的,搶到手了,就是我們的。”黃奇帆說,因為通訊樞紐一旦形成,就不大會再重復建設、變更,“你抓住了,10年都是你的。”黃奇帆說,還是那句話,“領先則通吃”。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