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經營報》:大戰安卓 蘋果在流血 |
發布時間: 2012/7/24 16:39:26 |
手握專利武器的蘋果,希望將此變現為市場份額。 先是與增長迅猛的三星多次訴訟較量,而后又向異軍突起的HTC專利施壓,而這一切行動的背后,蘋果則劍指“市場份額已經占據50%以上”的安卓陣營。 “蘋果不斷地給競爭對手設置障礙,把對手的產品驅逐出市場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激進的專利戰能夠增大后者的成本,減慢其擴張速度。”研究科技行業數十年的哈佛商學院教授大衛·約菲(David B. Yoffie)對《中國經營報》記者表示。 接受采訪的業內人士指出,未來智能手機領域的戰事會更加激烈。 誰是勝者? HTC一役,蘋果贏得有點尷尬。 蘋果與HTC的專利訴訟塵埃落定: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簡稱“ITC”)的終審判決認定HTC侵犯蘋果iPhone一項專利,并從2012年4月19日起正式禁止前者在美國市場銷售。為這場歷時近兩年的專利之爭畫上了一個休止符。 作為落敗者的HTC卻“輸”得喜出望外,在判決之后發表的官方聲明中,HTC稱此次判決是一次勝利。“專利涉及的是一個很小的用戶交互界面體驗,但HTC立即將其從HTC所有的產品中移出。” “此次蘋果只有一項專利內容取得訴訟的成功,HTC限售的產品型號有限,加上HTC產品更新速度較快,因此對其產品推廣的影響也很有限。”中投顧問IT行業研究員王寧遠分析指出,此次蘋果勝訴并不會對HTC的市場份額造成太大影響。 但蘋果的市場份額卻已在“毫無爭議”地持續流失。市場研究機構NPD Group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谷歌Android移動操作系統在2011年占據全美智能手機市場53%的份額,蘋果占29%;2010年6月發布的Galaxy S 系列的三星,已經于2011年第三季度期間取代蘋果成為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機廠商。 而與此同時,蘋果反被安卓陣營的專利所傷。就在2011年11月,德國地方法院宣判,蘋果侵犯摩托羅拉移動兩項無線通訊技術專利,并禁止采用這兩項技術的產品在德國銷售。 蘋果方面表示為繼續上訴,此禁售判決并不會對德國市場造成影響,但Kantar Group提供的數據顯示,在截至11月底的過去12周時間中,蘋果在德國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已從27%下滑至22%。 蘋果式結局 “手機領域的專利陷阱防不勝防”,某國產手機制造商表示,“隨著智能手機市場蛋糕越來越大,專利仗勢必越來越激烈,企業手上的專利積累和沉淀很關鍵。” 蘋果的經歷恰恰說明了這一點,對陣初出茅廬的HTC,蘋果的專利家底更為豐厚,上述勝訴HTC的專利即是蘋果在1996年2月獲得的,彼時智能手機還沒有出現;但相比手機行業的老將摩托羅拉,蘋果并不具有先天優勢。 這也正是谷歌以125億美元的天價收購摩托羅拉移動部門的用意所在,此舉讓年輕的谷歌獲得了至少1.7萬項授權專利和7500項專利申請。 “之所以谷歌在收購摩托羅拉之后仍然保持后者的獨立運作,就是給與其他終端廠商的合作預留了空間。”易觀國際分析師孫培麟解釋。摩托羅拉的專利盡管豐富,但不足夠保險,只有拉攏更多的品牌商,才能對抗蘋果的專利布局。 一方以開放的系統招安,一方以專利大棒驅逐對手——蘋果與安卓之間的系統之爭,正在演化為蘋果與N個手機品牌商之間的對壘。 而在上述手機廠商負責人看來,“手機上的專利很多,沒有一家可以獨占,因此未來專利之爭最終會以專利對沖、利益互換收場。” 據外媒報道,微軟借助于與HTC以及其他手機制造商的合作,在安卓系統上收取專利費用要高于其在自家Windows系統上的獲利,因此,從HTC的市場份額中分得一杯羹對蘋果來說似乎是一個更為“明智”的選擇;盡管HTC此前也就合作意向進行了表態,但是,這樣的思路顯然不符合“蘋果”口味。“微軟是要錢,蘋果是要命。”某專家的上述評論正是蘋果一貫行事風格的寫照。 1983年,蘋果的麗莎電腦推向市場,蘋果同樣拒絕專利授權,企圖壟斷個人電腦市場,不過,僅僅度過兩年“高速發展”的美好時光,就被售價更低、更加具有兼容性的后來者IBM反超,而后一蹶不振。但是慘痛的經歷并沒有讓蘋果打破“封閉”。 “蘋果當然可以拒絕這樣的交易,但這并不能對安卓系統造成毀滅性的打擊,反而會將自己拖入與微軟和Windows 手機更加激烈的競爭境地。”某資深IT分析人士指出。 蘋果的市場份額已在“毫無爭議”地持續流失。市場研究機構NPD Group近日發布的數據顯示,谷歌Android移動操作系統在2011年占據全美智能手機市場53%的份額,蘋果占29%;2010年6月發布了Galaxy S 系列的三星,已經于2011年第三季度期間取代蘋果成為全球第一大智能手機廠商。 戰事升級 目前來看,微軟的Windows手機還不能構成威脅。比特網的數據顯示,2011年全美智能手機中,蘋果占據29%,谷歌為53%,RIM為11%,其他為7%。一些預測機構甚至表示:“在智能手機的生態中,蘋果和安卓系統的二元格局很難打破。” 兩者卻各有弊端。一方面,蘋果與安卓系統的對抗愈發顯得勢單力薄,后者集聚了摩托羅拉、索尼愛立信等眾多傳統手機廠商以及HTC、小米等業內“新貴”,定價更低、品牌選擇更加多元的安卓具有更為強大的市場進取力。大衛也指出:“安卓系統將會對蘋果和iPhone的定價構成壓力。” 不過,推動安卓爆發式增長的開放性同樣也是其“阿喀琉斯之踵”:不僅使其系統的風險點增多,穩定性受到影響;同時,在此平臺之上的品牌商受制于安卓系統,后者過快的更新換代很可能會拖垮能力不濟的終端廠商。“安卓的市場份額增長也會受此限制。”孫培麟說。 同時,蘋果的專利攻勢也讓安卓陣營的廠商陡增心理壓力,一位國內的手機廠商高層就表示,以后對于采用安卓系統的手機銷售和功能設置將會更加謹慎。 也正因此,孫培麟認為未來不會是蘋果和安卓獨大的局面,“新系統的出現,將打破蘋果和谷歌當前焦灼的局面。”而據其估計,WP系統由于能更好解決與PC的適配問題,具有更強的競爭力。 市場研究機構Gartner 2011年9月份發布的預測也認為,到2015年,Android的全球市場份額為49%,排在第二的則是微軟 Windows Phone,份額為19.5%。而蘋果iOs的增長將趨于緩慢,全球份額為17%,這與另一市場研究機構IDG的預測不謀而合。 Google首席法務官David Drummond曾在博客中譴責蘋果、微軟等競爭對手對其開展的專利戰,“本來應該通過開發新功能和新設備來競爭,他們卻只知道訴訟來與Google抗衡。”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