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品牌要堅持到底 |
發布時間: 2012/7/20 17:21:54 |
品牌,是企業的第一生產力,無疑是企業未來最具有價值的資產。要不,就沒有那么多的中國企業與企業管理者對打造品牌如醉如癡。但是,這個最具有價值的資產——強大的品牌也不是輕而易舉地得到的。正如淘金者在大海邊的一堆堆積如山的沙粒中,用沙漏不斷地尋找金子一樣,需要堅持不懈地付出自己的汗水與時間。
做品牌如培養孩子 在實際的商業世界里,我們大多數的企業與企業管理者往往有一種“急功近利”的思想,帶著這種思想必然會造成許多品牌“出師未捷身先死”的敗局與現象。我們恨不得一夜把品牌做成世界500強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可是有點“拔苗助長”或“欲速則不達”的感覺,讓品牌缺少成功的鋪墊。 做品牌與生孩子不同,生一個孩子出現來容易。但是,把這個生出來的孩子培養成國家棟梁之材,那就要花費一番功夫了。這才是做品牌如培養孩子。 無論培養孩子,還是做品牌,都遵循同一個道理。我們必須做好心理準備,這個準備就應該有一個長遠的品牌營銷解決方案,更重要的就是為這個長遠的品牌營銷解決方案保持一顆堅持到底的心。 再拿培養孩子來說吧,當一對年輕的夫妻生下一個孩子,根據中國的傳統觀念,首先可能看孩子的性別,然后給這個孩子起個好聽的名字,再張羅著把孩子培養成什么樣的人。當過父母的,是不是有這個經歷呢!問題的關鍵在于把孩子培養成什么樣的人。 比如,假如想把孩子培養成科學家,那么要從小培養孩子對科普的興趣,買很多科普讀物讓孩子看。若果遇上孩子對科普不感興趣呢,其對畫畫感興趣,做為父母是否可以放任自流?更重要的是,一旦認定了孩子的培養方向,是不是做好堅持到底的準備?這可是做為父母對孩子培養的開始。 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其實,我們也用不著那么緊張,大家都會經歷過做為孩子和做為父母的時候,究竟我們都長大到現在了。所以,回歸到打造品牌上面,必須與培養孩子一樣,想想究竟把品牌做成如何,準備花多少時間與資源,有沒有一顆堅持下去的決心。 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毛主席已經預測到中國抗戰必勝,但不是速勝,而是持久戰。就是這個持久戰,才能讓毛主席帶領的紅軍在作戰方案不“急功近利”,在部署戰略戰術時,做到穩操勝券,中國最后才能獲得抗日戰爭的勝利。這正好應了毛主席自己說過的一句話:“堅持到底,就是勝利。” 確實,面對競爭挑戰愈來愈激烈時,我們壓力大與心情急是可以見到的,考驗我們關鍵時刻在于能否穩下心來應對市場發展的變化。若果在市場發展變化中能夠獲得生存下來的條件,那么堅持到底就顯得意義非凡! 我們一定要懂得堅持這個道理。在春秋戰國時期,魏、趙、韓、齊、楚、燕六國國君為了爭霸,紛紛參與或展開了戰爭,唯獨泰國的國君秦孝公采用商鞅的變法,堅持“按兵不動”暗地里發展經濟,富國強兵,養精蓄銳十來年,方為泰國統一六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從企業實際出發 另外,我們一定要從企業實際出發,這是一條很重要的原則。中國企業在打造品牌時間與經驗上匱乏,相比歐美國家的企業打造品牌的時間與經驗相差甚遠;特別是系統打造品牌的理論與實際操作經驗更是無法比較。我們一定看清這一薄弱環節,這不是助長外國企業的志氣,而是讓我們認清事實。另外,根據中國企業發展歷史以及實力,大批中國企業的資源配備還達不到打造世界500強品牌的條件,這也是比較現實的情況。 因此,我們一定要安穩下心來,扎扎實實地做好打造品牌的工作。比如,還沒有足夠的資源進行大范圍的廣告投放,或者進行全國性的營銷活動,可以先瞄準一個地方或區域做深做透,特別是在打造品牌進行強勢出擊之前,一定要把品牌基本元素落實,這也是強調打造品牌需要堅持的過程。 例如在品牌定位上,先有一個清晰的差異化特性,圍繞這個差異化特性進行品牌的標志設計、品牌標準色的統一,品牌包裝的塑造等一些基本的品牌元素設計,在堅持之中把這些品牌的基本工作做好,這樣品牌就有了一個基本的底子。當我們堅持這些到一定程度后,一旦企業的資源條件和外部的市場環境成熟,那么我們就可以敲鑼打鼓出擊了,實現世界500強強勢品牌的夢想也隨之而近了。 我們中國企業與企業管理者任何時候都要記住: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打造品牌更不是一兩天的事情。若果我們一定要去尋找打造品牌的捷徑的話,那么建議先去找對的人,然后在人的推動下,堅持地把品牌這件事情做好,品牌就會自然長大起來。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