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存儲服務存在收費問題 |
發布時間: 2012/7/10 16:40:59 |
受到云計算的影響,隨著數據中心對云計算的應用與需求增長,數據中心云計算落地也就產生了云存儲。EMCIBMNetAppHP等存儲廠商對云存儲有著各自不同的理解和定義,眾說“分云”,雖然存在著差異,但是云存儲確實為存儲行業帶來了新的革命。
“現在,云存儲的行業標準不統一,一直使用某些標準,比如FCiSCSINAS和的SCSI,SCSI因為局限性已經過時。而基于互聯網架構的iSCSI越來越引人注目。”istor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景聰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同時,在實施云存儲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困難和問題,即便如此,云存儲的優勢依然非常明顯,定能給存儲廠商帶來新的市場機遇和價值。 去年,上海電信和EMC在數據中心方面有所合作,并推出了E云服務,通過這種合作實踐表明國內云存儲還存在一些困難和問題。近來,EMC全球高級副總裁兼中國卓越研發集團主席范承工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指出:“籠統來說,任何一個新概念在開始推廣時都會面臨挑戰。尤其是云存儲,要把大家的信息放在云存儲中會有一個信任的過程,大家對云的安全性抱有懷疑態度,這是挑戰之一。存儲廠商要使得大家對你的服務有足夠的信任,覺得上你的服務是安全的,不會被竊聽,不會被欺騙,而且你的服務會一直在。過兩年,當用戶的電腦真壞了時,你這個服務依然還在。云存儲服務的長期性能夠給用戶帶來信任感,這要求存儲廠商必須要做到的。” 依據國內專業調研機構CBIResearch相關數據表明:目前,大約有80%左右的企業不愿意將企業內的業務數據放在公有云上,主要是從數據安全性的角度考慮。istor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黃景聰也指出:“云存儲遇到比較棘手的問題是網絡的安全性。許多企業客戶甚至個人使用者都還有疑慮,如果云服務要大舉提供,這個是比較擔心的部份。” 服務存在收費問題 另外,國內的企業觀念更習慣于花錢購買硬件產品而非服務。目前85%左右的中小企業在存儲采購只有12%的水平,可見,采購云存儲能力非常低。 對此,范承工強調說:“互聯網服務大家比較習慣于免費,運營模式基本上是依靠廣告支持。但是在做云和云存儲時,廣告支持模式很多時候并不一定非常可行。因為剛才提到的第一條就是要使信息做到絕對可信,而客戶一旦做了廣告,互聯網廣告能夠賺錢就是對數據進行一定的挖掘,才可能做出大家會關心的廣告,可見,你要搜索一條信息就會提供給相關的廣告,肯定它要挖掘你的信息,但是為了保證信息安全,我們承諾不會看用戶的信息,用戶的信息都會加密。顯然,這就和廣告支持模式有點背道而馳。同時,要支持這朵云也是需要真金白銀的,比如說現在我們和電信推出的服務只有一個免費的產品是屬于體驗級的,其他主要的產品都是必須收費。要讓顧客在互聯網上接受收費的概念,這就需要足夠的時間來調整顧客的消費觀念。” 除了存在安全性和收費問題之外,Emulex亞太區營銷總監駱修豪指出云存儲在業內廣泛普及之前需要解決可用性難以集成到現有IT架構中缺乏定制靈活性必要時需要在內部進行重新集成和市場不成熟的問題。 云存儲的優勢明顯 另外,istor黃景聰補充道:“帶寬不足也是影響云存儲部署。但這個問題正在被逐漸解決,將來就不會再是問題。” 隨著數據中心環境的演變,基于垂直的傳統固態孤島型的應用正在轉變,而服務器虛擬主機化帶動數據中心應用在轉變,NetApp公司大中華區總經理陳文俊認為這樣的轉變還會加快。他明確指出:“存儲逐漸成為測試開發容災備份數據連續性歸檔等多應用架構。數據中心在發展中要求其架構能滿足多應用多租戶多層多點安全可預測高效自動可靠等云的架構的發展。”可見云存儲的優勢也同樣可以得到體現,但要打造出云存儲的生態系統還是需要更長的時間。 Emulex駱修豪介紹說,云存儲是一種新的存儲新模式,利用由商品化存儲設備組成的存儲池。云存儲使用戶可以提供由成本更低的存儲設備組成的虛擬主機存儲池,進而實現“邊增長邊付費”式擴展。云存儲支持兩種實施模式:公共云(PublicCloud),由第三方作為一種服務提供存儲,在異地存放數據。用戶不能控制也不了解云中使用的技術。私有云(PrivateCloud),在企業自己的數據中心內構建彈性存儲池并由企業控制。企業的IT人員可以全面控制并了解所使用的技術。 同時,他強調說:“云存儲的發展是受幾個優勢推動的,首先是部署簡單而且快速;其次是”邊增長邊付費“的彈性;其三是很低的每月費用,管理成本更低,因為需要的IT人員數量更少;其四是提供最新的功能;其五是增強共享系統應用和信息的能力。” 當然,“云”同時也意味著虛擬主機化,而采用虛擬主機化技術,配合例如自動存儲分層自動精簡配置等必要的工具,可以應對自動化的共同復雜任務,從而使系統能夠在正確的存儲資源,以合適的時機,自動遷移工作量。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