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項提示幫你合理控制虛擬機規模 |
發布時間: 2012/9/12 19:17:47 |
規則三:明確所有者及責任人 每當一套新系統被創建出來,最重要的是弄清楚系統是應誰的要求創建出來,誰又最終為這套系統的運作負責。通過為每套系統指派惟一負責人——可以是系統應用程序分析師,也可以是系統的直接服務對象——我們將虛擬機一一落實到具體持有者身上,這樣當系統的生產狀態發生轉變時(包括開發、測試、生產、衰退并最終淘汰等過程),我們才能始終使其處于有人在管的良性運行軌道上。而一旦缺乏實際責任人,多年以后我們很可能根本不知道某套虛擬機系統是否需要進行備份或者能否直接停止運行。 規則四:制定命名規則并堅持執行 隨著企業中虛擬化環境的不斷擴展,大家應該開始密切關注如何為自己的虛擬機命名并加以分類。假設大家目前手頭只有10或20套虛擬機需要管理,那么追蹤狀態、分清彼此似乎并不是難事;但幾年下來,虛擬機數量達到40或50套時,你還搞得清狀況嗎?即使身為管理者,我們能把一大堆虛擬機都打理得井井有條,但其他員工對我們的工作(或者隨規模擴大而新加入的繼任者)肯定會面對這一團亂麻而感到頭昏腦脹。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我們必須要制定嚴格的命名規則并堅持執行。 如果大家是VMware vSphere的用戶,千萬別忘了使用vCenter中的字段定義功能,它能讓我們更方便地追蹤自己的虛擬機信息。通過這種方式,我能夠在一大堆虛擬機系統中成功找到自己需要的用戶接觸點、創建日期、預計關閉日期、備份方案/進度甚至是供應商支持信息。 規則五:超過三十天不用的系統必須加以清理 在大多數中型企業的虛擬化環境中,我們常常會發現很多處于關閉狀態的虛擬機系統。產生這種情況的原因不盡相同,但通常是由應用程序升級或者淘汰所導致,而這些閑置中的虛擬機往往沒有得到及時清理。 在以上幾條意見中,這種情況是最危險、影響最惡劣的。首先,由于系統已經長期閑置,可能沒人記得它原先的作用、由誰在負責或者是否還需要開啟——在少數情況下,它就這么永遠被遺忘在角落里了。而更重要的是,由于該系統已經處于脫機狀態,因此它無法接受操作系統補丁更新或者殺毒/反惡意軟件升級。機器里留著這么一個安全隱患,我們很可能會在使用舊設備時不知不覺將網絡上的致命攻擊活動引入企業內部。 因此,最好的辦法是對閑置時間超過三十天的系統一概加以清理——無論它們原本的作用是什么,或者是否將來還會被用到。如果大家希望為可能出現的需求留一條退路,不妨考慮使用由Veeam公司推出的VeeamZIP這類免費工具。VeeamZIP能夠為虛擬機系統創建一套存檔副本,但同時保證該副本不可能在虛擬環境及主存儲層中被隨意啟用。總而言之,保留長久閑置的系統不僅會造成資源浪費,更是對企業業務安全的潛在威脅。 無論大家目前效力的企業規模如何、今后又會發展到何種地步,認真處理虛擬機創建工作并制定適合的生命周期管理周期都是必不可少的一步。這些良性方針從短期來看似乎不會帶來什么明顯的成效,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懶散的管理方式最終會讓你的存儲網絡不堪重負——那些用過一次就閑置起來的測試服務器或者微軟突然發來的許可審計清單(這不是危言聳聽,這種情況我已經遇到過多次了)都會瞬間將你擊垮在地。千萬不要到了那個時候,才追悔自己當初為什么不養成勤勉謹慎的好習慣。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