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環境下企業虛擬化探析 |
發布時間: 2012/9/12 19:13:14 |
2 經營虛擬化 虛擬經營是指企業在組織上突破有形的界限,雖有生產、行銷、設計、財務等功能,但卻不必有完整地執行這些功能的組織,僅保留企業中關鍵的功能,而將其他功能虛擬化———通過各種方式借助外力進行整合彌補。這樣就可以在競爭中既能最大效率地發揮企業有限的資源,又能以極強的結構成本優勢和機動性完成諸如虛擬廣告、虛擬開發、虛擬生產、虛擬銷售等單個企業難以承擔的市場功能。經營虛擬化過程中企業的經營模式由競爭轉向開放與合作。以往談及市場經濟,永恒的話題首推競爭,特別是企業與企業之間單個實體的較量。在網絡環境下,企業引入以網絡信息技術為特征的電子商務(EC)以后,開放與合作變得與競爭同等重要。EC突破了傳統商業的流轉程序和營銷模式,每個企業根據自身實力,十分清楚地定位在自己能夠占有優勢和領導權的市場,真正實現了社會資源的高效配置和最大節約。卓有遠見的企業管理者認識并利用這一最新市場規律,彼此結成戰略聯盟和信息伙伴關系,優勢互補,實現合作雙方甚至多方的信息資源共享和利益分享。 跨國公司在企業經營虛擬化過程中的變化比較明顯,其生產戰略轉向復雜一體化和虛擬化。跨國公司正在使其在地理上分散的國外分支機構和不完整的生產體系轉向區域性或全球性的一體化生產與營銷網絡,尋求公司的“協同效應”優勢。并將不同的生產經營職能配置在公司整體需要而且最能發揮作用的國家或地區,形成跨國界的價值鏈。設在世界各地的跨國公司子公司與母公司、其他子公司相結合,構成一個體系。在這個體系中,大量技術、資金、中間產品、服務的流動不僅僅發生在母公司與國外子公司之間,越來越多地發生在國外子公司之間。母公司與國外子公司之間的區別愈來愈沒有意義,跨國公司更多的不再是一個層次結構,而是一個網絡結構。而跨國公司的生產經營網絡并非是一個自我完善的封閉網絡,而是通過各種方式(如分包、許可協議、戰略聯盟)與其他公司保持密切的聯系,形成一個更大的公司外部網絡。跨國公司內外兩大網絡相互滲透,取長補短,共同構成跨國公司的全球競爭戰略的基礎。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