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0偷襲百度:搜索的戰爭全面升級 |
發布時間: 2012/9/11 10:53:06 |
3B大戰在相關主管部門出面之后,當事者百度和360開始“靜音”。表面上的吵吵鬧鬧暫告一個段落,但業務上真正的較量仍在激烈地進行著。搜狗的加入,使這場大戰增添了更多熱鬧,從3B到3SB,加上360的歷史宿敵防殺毒軟件公司金山,業內有人建議百度收購金山,將這場大戰演化成3SJB,“各方在‘桌面下’的手段都沒停止。搜索的競爭必會因為360的進入打破一潭死水的局面。”一位業內人士評價道。
360的攪局雖然短時間內不會對中國搜索市場格局帶來根本性的變化,但必然會迫使各方加速創新,中國式搜索的技術和商業模式也將提速演進。 流量為王 客戶端發威 8月16日,360開始低調上線搜索頁面,但還是引起了百度的高度“重視”。28日夜間百度開始悄悄對360進行反制,用戶通過360綜合搜索訪問百度知道、百科、貼吧等服務器時,將會強行跳轉至百度首頁。隨后雙方在當晚展開攻防大戰。百度之所以對一個新進入搜索市場的360如此重視,不僅因為360公司不按常理出牌,更主要的是百度看到,360強大的客戶端優勢是自己的短板,雖然360不會對百度的市場份額有決定性影響,但發展下去依然是很大的威脅。 “360在殺毒軟件客戶端、導航、瀏覽器上的用戶流量積累的確存在發力點。現在看來搜狗的商業模式已經證明了這種模式的可持續性。”易觀分析師董旭認為,“客戶端產品不理想是百度的弱點。” 奇虎360董事長周鴻祎第一次創業的產品是中文上網助手3721,本質上就是早期的搜索。后來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帶著美國的搜索概念回國創業,雙方就展開過非常激烈的競爭,競爭的核心焦點就是“流量”。后來3721賣給雅虎淡出搜索,百度通過不斷耕耘成為中國搜索的代名詞。 在中國互聯網圈子里,周鴻祎最早懂得流量的價值,也最早想到用自己的辦法挖掘流量、轉化流量。“中國互聯網企業與國外很大的不同就是對流量價值的認識。”前述業內人士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在獲取流量、轉化流量、賣流量等每個環節,中國互聯網企業都創造出很多手段,當然包括一些灰色手段,通過流量的挖掘,大大提高用戶付費。在他看來,讓百度警惕的,是360強大的客戶端能夠為360搜索帶來巨大的流量,而360又具備很強的流量轉化能力。 搜索是互聯網的入口,但搜索的入口是瀏覽器和網址導航。搜狗是最先在摸索這條道路的,而慢慢地在搜索市場站穩腳跟。360的瀏覽器在中國市場僅次于IE,網址導航已經排市場第一。360做搜索,爭搶百度的入口有很大的便利。 而與近年來業界越來越視客戶端的趨勢不同,百度在輸入法、瀏覽器等方面都沒有投入大的力氣,市場上也毫無斬獲。沒有瀏覽器這樣的桌面產品,用戶很容易在互聯網更上一層入口被其他企業“綁架”。 百花齊放 智能演進 百度之所以在搜索市場取得如此大的成功,是因為其專注。在2010年谷歌退出中國內地市場后,百度的優勢更加明顯,搜索市場近兩年也最為平靜。但隨著搜狗慢慢提升市場份額,360又快速切下一部分市場,搜索市場在新技術、新模式的撬動下,開始出現變化。 360這次低調入局,也是想避開百度的鋒芒,用以百度不同的方式開辟新的市場。這也是當下搜索市場競爭的一大特點。用360的話說就是“去百度化”,用搜狗的話就是“非百度方式挑戰百度”。 搜狗今年下半年將會推出推薦引擎,從搜索向推薦的應用模式過度,這需要更強的用戶黏性。搜狗在與百度競爭的七八年間,明白一個道理:不能與百度正面開戰。推薦引擎是智能搜索的一種形態,智能搜索一直是業內公認的趨勢之一。 一直在搜索領域默默耕耘的中搜,也提出“下一代智能搜索”的概念,力圖改變搜索結果的信息交互方式。“終端多樣化、信息飛速膨脹,搜索內容源的豐富成為考試搜索引擎廠商服務能力的重要指標。同時。搜索結果內容的呈現存在交互方式改進的明確需求。”董旭認為,除了搜索的智能化,搜索結果的交互方式也將發現重大改變,正如谷歌的“知識圖譜”產品。 騰訊的搜搜則是利用自己的特點,打造結合用戶背景、興趣愛好以及環境的智能化搜索。騰訊的眾多產品平臺和海量用戶,利用騰訊搜索而來的結果可以分享到騰訊的各個社區產品甚至新浪微博,在呈現結果之后再次形成分享及互動的循環。“這樣的能力和產品布局,在移動互聯網行業大環境的襯托下,使得騰訊搜搜在無線市場更具發展優勢。”董旭認為。 百度在市場上的絕對優勢,使得其他各家想在搜索市場分一杯羹的企業想盡辦法創新,曲線救國。而360的進入或許可以迫使百度驚醒,打破搜索市場的沉靜,搜索應用將會迎來更多的創新。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