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云產業漸成氣候 云端應用闊步前行 |
發布時間: 2012/9/8 14:20:16 |
2006年Google公司提出了云計算.概念,經過幾年的成長和歷練,云計算.已成IT界的一大熱點。其在全球大行其道,各大電信運營商、電信設備商、互聯網服務商、軟件開發商等都紛紛著手研發或陸續推出基于云計算.技術的產品及服務。
2011年,對于云計算.產業來說,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年,也是云計算.技術更加成熟的一年。云計算.在中國已不再是行業的內部概念,而是已經“落地開花”,漸漸走進了我們的工作和生活。 云計算.新應用頻現 云計算.,即在互聯網新時代,把所有PC等終端設備里的數據和運算能力都存儲到“云”里,是新型的數據中心。作為一種技術趨勢,云計算.橫跨IT、互聯網等領域,打通了整個產業鏈,提供了一種全新的信息生產、消費和服務方式。隨著云計算.的升溫,2011年國內各個行業都在力爭抓住云機遇。 國內三大電信運營商憑雄厚的技術和資金實力,推動著云計算.的發展。最先發力的要數中國電信(微博),2011年8月,中國電信對外發布天翼云計算.戰略、品牌及解決方案,成國內對外發布云計算.戰略及解決方案的第一家電信運營商。同年12月初,中國電信宣布投資120億大興土木建設云計算.園區,分兩期建設集云計算.中心等為一體的“中國電信云計算.信息園”基地。2011年10月,中國移動(微博)通信研究院院長黃曉慶稱自有“大云”1.5版已完成開發,其包括海量數據管理和分析等5大產品領域。中國聯通(微博)(5.02,-0.08,-1.57%)方面,2011年10,中國聯通投資40億元開工建設18萬臺服務器的西部數據中心,將提供云計算.服務。 IT廠商也紛紛進入云計算.陣營。華為繼“云帆計劃2011”之后,2011年11月初,又發布了“云帆計劃2012”,并首次明確了華為云計算.三大戰略:大平臺、促進業務和應用的云化、開放共贏。華為在電信、政府、醫療等多個行業已實現云計算.解決方案的規模應用。中興通訊(微博)(16.70,-0.10,-0.60%)也盯上了云技術,牽頭發起了云計算.的非正式興趣組,成首家在IETF標準組織成立云計算.標準工作組的廠商。另外,互聯網巨頭百度、阿里巴巴(微博)、騰訊等企業都在奮力追逐云計算.…… 云計算.將迎來蓬勃發展 微軟首席運營官凱文·特納宣稱,“云技術”的出現,使全球迎來第三次IT浪潮。云計算.技術作為新一代科技信息技術的變革力量,已成國內外軟件和信息行業普遍關注的焦點技術之一。 云計算.的理念是使用戶能像用電、水一樣使用IT服務,降低企業用戶和公眾用戶使用IT服務的門檻。云計算.將轉變IT服務的商業模式,并開拓出廣大的市場空間。賽迪顧問之前發布的《中國云計算.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到2012年,中國云計算.市場規模將達606.78億元。十二五期間,我國云計算.產業鏈規模可達7500億至1萬億人民幣。 目前,無論是微軟、谷歌還是華為、百度,國內外都在談論云計算.,都在向往著它將帶來的美好市場前景。據Gartner2009—2011年全球十大戰略技術分析報告,到2012年全球財富1000強企業中80%會通過不同方式使用云計算.服務,20%的企業將不再擁有任何IT硬件資產。 經過2011年的快速發展,2012年將會有更多更好的云計算.應用服務于社會的各個方面和行業。賽迪顧問副總裁孫會峰孫會峰近日表示,“我國云計算.的發展可以分為三個階段,首先是從2008年到2010年,這個階段屬于培育期,2011年-2015年屬于成長期,2016年以后則是成熟期。云計算.作為中國轉型升級的新引擎,預計3-5年之內將進入爆發期。”未來幾年,國內云計算.應用將出現井噴態勢。 要理性發展云計算. 目前云計算.概念方興未艾,戰場上卻早已硝煙彌漫。國外有Google、亞馬遜(微博)等信息巨頭,國內有華為、中興、百度等。各方都試圖在云計算.技術帶來的新市場中搶占先機。 對云計算.的熱情,不只是企業,政府也是豪情萬丈。在我國,2010年10月,工信部與發改委聯合印發了《關于做好云計算.服務創新發展試點示范工作的通知》,將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無錫五個城市作為先行試點示范城市。時隔一年,國家發改委牽頭,聯合工信部、財政部等三部委撥出15億元人民幣,作為國家戰略新興產業云計算.示范工程專項資金,重點推動國內云計算.產業發展、扶持云計算.領軍企業。阿里巴巴、騰訊、華東電腦(20.48,-0.12,-0.58%)等在內的多家企業入圍。 本文出自:億恩科技【www.laynepeng.cn】 |